<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节:五运六气和自然变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运气学说,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五运即气的五种运动形式,也指具有对应这些运动的功能结构,为了更形象地理解气的这些运动,中医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描述它。六气即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客观地说,气在自然界有很多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对应着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同时也对应着一种力。如星系和星体对应着引力,其内部原子之间的有序竞争导致大量原子不断周期产生和灭亡,而它突发的能量就引起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之气周期组织与离散,从而形成引力波,普遍联系着系统整体;原子集合对应着电磁力,其原子空间的电子有序竞争导致大量电子不断周期产生与灭亡,而它突发的能量同样会引起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之气的周期组织与离散,从而形成电磁波;生物也是一类物质系统,它之所以和非生物在表现上大相径庭,只是因为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即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能量,力仍能量之外显,对应着这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运气学说是研究自然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自然它特别重视分子层面的运动,如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风水学说,它主要研究风和水对人体的影响,因为风和水都能够产生一种和生物体内的普遍联系方式相类似的能量波动,进而强烈地影响生物的运动。我们知道,生物波在生物体内是通过水分子集团的周期产生与灭亡进行传递的,如果外现在体外,则表现为空气分子的周期组织与离散,这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声波的运动。声波是纵波,是分子在纵向上的疏密变化,而生物波则完全不一样了,它是横波,是分子在紧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有序的分子团,即分子的涡漩结构,虽然这种分子并不稳定,很快就会离散开来,但它释放的能量又会引起周围分子的重新组织,以此类推,一种区别于非生物的普遍联系方式出现了。自然界的能量是相通的,每一种能量方式都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如引力波是质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产生的,它可以激发水分子中的氢质子游离出来,引发生物体内的生物波动;同样,电磁波是由电子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产生的,质子和电子电量相同,它对生物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它可以强烈地引发体内的生物波动;声波也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它对生物波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同样是分子的运动,只要是频率相同,就会对生物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这些无形的能量作用于人体,气候的温热凉寒也对人体影响巨大。如气候热的时候,体表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就会变多,新陈代谢加快,而气候寒的时候,体表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就会变少,新陈代谢变慢。五运六气就是对众多自然变化的规律一种形象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在气候变化以火热变化较大,在人体以心气变化为著,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在人体以脾气变化为著;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气候变化以燥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肺气变化为著,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气候比较寒冷,在人体肾气变化为著,肾病、关节疾病较多为其特点。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变化与自然变化是一一对应的,人体内有五行,体外的自然变化同样也有五行,它们在变化上也存在着一一对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随之变化。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从人体水液代谢和调节上,可以看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灵枢•五癃津液别》)。这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是必需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当气候顺逆失常时,人们如果不注意摄生,就会引起疾病。所以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