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夏皇帝李元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元昊继位后,除改名为“曩霄”以外,又自称“嵬名兀卒”,即党项语的可汗。“嵬名”是拓跋鲜卑“元”姓(北魏孝文帝改制时,把“拓跋”皇姓改为“元”姓)的党项音译,“兀卒”在党项语中有“青天子”之意。李元昊的称帝野心也可见一斑。接着他还“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李元昊称帝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李元昊的叔父山遇劝他不要反宋,李元昊不听。山遇逃奔宋朝,宋廷怕得罪李元昊,反把山遇抓起来交给李元昊,结果山遇被残酷杀害。</b></p> <p class="ql-block">西夏军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038年,李元昊称帝。此前李元昊巳自建年号,称帝后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西夏对宋朝自称为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大夏的国名承袭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十六国时期建立的夏国,当时赫连勃勃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一个大夏政权。因为它在宋朝的西北,所以又叫作西夏。</b></p> <p class="ql-block">西夏准备与宋朝交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元昊派使臣去开封,宣告自己称帝一事。虽然语气不乏谦恭,但对宋朝来讲,藩国一下子变成了“友邦”,宋廷上下非常愤怒,马上下诏削李元昊的官爵。但是众大臣并没有意识到西夏威胁的严重性,认为:“元昊小丑,出师征讨,旋即诛灭!”唯有谏官吴育忧心忡忡地说:“元昊已经称帝,不可能自己再改回原先的称号,而且他一定做好了充足的战争准备。当今之计,应当暂时答应他的要求,让他没有口实兴兵。同時严命边将抓紧战备,争取时间,兵祸还可能不会太深。”但人们却认为吴育迂腐可笑。宋朝在削夺李元昊爵号的同時,立刻断绝双方的互市,在边境张贴告示,称有斩李元昊之首者就授予定难军节度使一职。李元昊也派遣使臣,把宋朝先前赐予的旌节和诰敕都退了回去。双方正式决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