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日常之出差(87.7.12)

河澗居士

<p class="ql-block">1987年7月12日 星期天 (晴)</p><p class="ql-block"> 早上不到六点就起了床,先坐4路车到北京站口,进站后赶紧排队。到售票窗口一问,才知45次列车及其他往南的车票已全部售完,只剩119次还有几张无座票。当时心里急得不行,只好把无座票也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买好车票才算安了心,吃过早饭,我就先去了激光器械厂,想早机器提出来,可到了地方才发现,离八点半的上班时间还足足差一个多小时,只得先返回旅社。想再补会儿觉,可席梦思软得让人浑身不舒服,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索性起身坐在服务厅的长椅上等时间。挨到十点半办好退房手续,我才重新动身,直奔建国门外建华南路11号的激光器械厂销售科。一进门,办公区里满是做治疗的人,倒显得我这来提货的有些显眼。好在流程顺畅,核对完单据就顺利提了货,尤科长见我手里拎着不方便,帮我把货物打了包,服务特别热情周到。从器械厂出来,我没多耽搁,就直接去了火车站,在车站门口简单吃了碗面。本想再买点东西带回来,可一想到有两台机器路上已经很不方便,再说也实在舍不得多花钱,最后只买了些冷饮和零食,便匆匆进了站。</p><p class="ql-block"> 进站后,我乘电梯上了二楼候车室。这北京站是真的大,也是我见过最好的一个火车站——楼上有一、二、三三个普通候车室,还有军人候车室和团体母子候车室。外面天气闷热得很,候车室里却装着大大的吊扇,吹得人格外凉快。在候车室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开始检票上车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第五节车厢,正好还有个空座位,便和一个内蒙古同胞坐在一起。我身边还有八位内蒙古人,上车时见他们几个正和另外两人争座位吵架,看着挺凶的,可真正交流起来,才发现他们其实也不难说话。他们说自己平时吃住都在蒙古包里,那种场景我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p><p class="ql-block"> 车厢里其他乘客大多是大学生:有一个新昌来的清华学子,一个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读书的东阳人,还有他的瑞安籍对象;另外还有几个杭州、瑞安的学生,其中有人已经毕业,这次是放暑假返程。一路上,我跟这些大学生聊起当年参加对越作战的经历,没半句吹牛,全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虽然聊天能消磨些时间,但夜间的车程还是很难熬,感觉一个小时比一年过得还慢。我下午3点23上的车,直到凌晨3点49分才到达徐州,坐了十二个多小时,总算快到家门口了。可夜里没有公交车,该怎么办呢?我本想在车站里等到天亮,可那些拉住宿的人说旅馆离得近、环境清爽干净,说得特别好,我只好跟着去了。</p><p class="ql-block"> 结果走了好久才到,原来旅馆是在坝子街,其实离琵琶山也没多少路了。一进房间我就傻了眼:床铺又旧又破,被子也脏得厉害,我真是后悔极了。虽然住了下来,但房间和被子里难闻的气味熏得我怎么都睡不着。</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憋着一肚子火,本想跟小旅馆老板借辆车子,去城里取之前拍的照片,可找遍了旅馆都没人,只有一个小青年在屋里,睡得像头死猪。我当时气得真想把他拎起来骂几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