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秋菊摇曳。在这唯美绝伦的季节,学校为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推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开展了一学期一次度的教研组“课堂大比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每位老师都高度重视,上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把最精彩的课堂呈现给大家,课后教研组全体教师深入研究、交流,探讨教学方法,我们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通过这次“课堂大比武”活动,我们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马雷老师讲授的《一个数除以分数》以“运动情境”为切入点,通过整数、小数除法的旧知回顾,自然搭建起通往分数除法的认知阶梯。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直接灌输算法,而是以“2/3小时走2千米,求每小时走多少千米”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线段图分析,自主推导“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它的倒数”这一关键算理,让抽象的数学法则在具象化体验中落地。课堂练习设计兼具梯度与实用性:从速度比较的实际问题,到分数除法的纯计算训练,再到橙汁分装的生活应用,层层递进巩固知识。整体教学主线清晰,既实现了“算理理解”与“算法掌握”的有机统一,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达成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王彩红老师讲授的《工程问题》,本节课围绕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展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教师先明确工程问题的核心模型,将工作总量设为单位“1”,通过单独完成时间推导工作效率,再结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合作效率和”的公式讲解解题步骤。课堂上通过“修路”“做零件”等典型例题,演示“设总量、求效率、算时间”的解题流程,强调合作效率需相加而非时间相加。同时针对易错点进行专项讲解,帮助学生避免混淆总量与时间、分数除法算理不清等问题,最后用简洁口诀总结技巧,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p> <p class="ql-block"> 宋爱勤老师的《和倍与差倍问题》一课,聚焦思维、注重方法。课堂以生活分配情境导入,快速聚焦“已知和/差及倍数关系求两数”的核心问题,激发探究欲。教学中,线段图运用精准,通过对比和倍、差倍问题的线段图,突破思维难点。 教学遵循“示范—尝试—总结”路径,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找关键—画线段图—列算式”的解题三步法。整堂课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将抽象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化思维过程,既夯实解题能力,又培养模型思维,高效达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李硕老师复习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有效帮助学生巩固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将抽象问题直观化,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在练习环节,由浅入深,不仅有基础巩固,还设置了变式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p> <p class="ql-block"> 方一帆老师讲授的《数与形》精准挖掘“数与形”中的文化内涵,将华罗庚“数形结合百般好”贯穿课堂始终。导入时借名言设疑,激发探究欲;探究“正方形数”规律中,用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形如何帮我们懂数”;总结时再用名言升华,让学生明白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动态课件辅助直观,学生参与积极!</p> <p class="ql-block"> 李中阁老师讲授的《圆的认识》教学思路清晰,从生活中圆的物体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的存在。在教学圆的特性时,通过对比以前学过的图形,突出圆是曲线图形的特点。画圆环节,先介绍实物画圆的不足,再重点讲解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圆心、半径的概念。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的规律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与探究,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对圆的清晰认识,是一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实践与知识建构的优质课。</p> <p class="ql-block"> 王佳纯老师讲授的《解决问题3》,以篮球赛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围绕和倍、差倍问题展开,核心是让学生掌握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先通过实例明确概念:和倍问题是已知两数和与倍数关系求两数,差倍问题是已知两数差与倍数关系求两数。接着总结解题关键步骤:先确定1倍数(较小数),设为x;再根据倍数关系表示另一个数;最后依据和或差的条件列方程求解。课堂上通过典型例题演练与错题分析,强化学生对“找关键量、列等量关系式”的掌握。</p> <p class="ql-block"> 程峰老师讲授的《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师目标明确、脉络清晰。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将分数除法的算理、应用题类型等串联成网,再通过分层练习针对性突破易错点。尤其在解决“分数除法与比的综合应用题”时,教师用对比辨析的方式,课堂中关注学生反馈,充分体现复习课的“查漏补缺”价值。整体高效务实,达成复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王廷贤老师所授《解决问题4》,聚焦工程问题核心难点,以“修一段路”的生活场景切入,巧妙将抽象的“工作总量”转化为学生易理解的“单位1”。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具体工作量”与“抽象工作量”的解题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模型。课堂注重分层引导,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梳理思路,最后总结“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的核心公式,过程环环相扣。整体教学立足学生认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刘会娟讲授的《圆的认识》教学,围绕“感知—探究—应用”展开,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直观感受圆的“曲线围成”特征,再借助折一折、量一量的实践,自主发现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及“同圆内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的关系。课堂中融入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如何画标准的圆”等问题,强化对圆规使用方法的掌握;最后结合车轮、井盖等实例,让学生理解圆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结。</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数学教研组研课磨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照片: 程 峰 王廷贤 王彩红</p><p class="ql-block">文字: 宋爱琴 李硕 李中阁</p><p class="ql-block">制作: 方一帆 王佳纯 刘会娟 </p><p class="ql-block">审核: 李 果 左德浩 马 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