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把云吹成一条慢坡,我举起相机,又放下——先让眼睛完成一次构图。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镜头之外,还有另一重暗箱,它装的不是感光元件,而是我。</p><p class="ql-block">曾把摄影当成狩猎,端着长焦在都市丛林里“捕杀”瞬间;也把它当作业绩,用点赞数衡量焦距的成败。后来,存储卡越装越满,心里却越拍越空。某夜整理旧片,发现那些“失败”的虚焦、过曝、残影,反而闪着活的温度——原来我真正贪恋的,是按下快门前的屏息,是等待光线时的自言自语,是陌生人回赠的一个尚未戒备的微笑。</p><p class="ql-block">摄影不是收割,而是松土。它把“看”重新埋进日常,让水泥裂缝里也能开出光的花。你走得慢,世界才长出细节;你屏住呼吸,时间才愿意为你停留一秒。所谓技巧,只是诚实的外壳——诚实面对自己的好奇,诚实面对万物的尊严。照片若是一面镜子,它先照见的应是拍摄者的心,而非奖杯的倒影。</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学会把结果交给风。好照片,是意外按响的门铃;坏照片,是夜路里自己亮的手电筒,照不见别人,却照清前面的坑洼。只要继续走,快门与呼吸同步,影像自会沿脉络生长,像年轮,一圈圈把“我”扩展成“我们”——与山川、与人群、与不可言说之瞬间,缔结柔软的同盟。</p><p class="ql-block">所以,请把相机当作心脏的备用瓣膜。别急着证明,先学会感受;别忙着抵达,先允许迷路。当有一天,你忘记追问作品的好坏,却仍能对着一束尘埃里的光微笑,那一刻,你已把自己冲洗成最明亮的底片。</p><p class="ql-block">摄影最终留给我们的,不是一张好照片,而是一双更好的眼睛——它能在没有相机的日子里,也替我们温柔地注视世界,并悄悄对自己说:活着,真值得再次按下快门。</p><p class="ql-block">写于2025.10.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