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龙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筐市街18号,因内有泉池五龙潭而得名。南邻趵突泉,北连大明湖,是济南著名的四大泉群之一。景区面积 7.8 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 8000 平方米,以潭、池、溪、港等景观构成。</p><p class="ql-block"> 五龙潭一带,北魏时水域颇大,为大明湖之一隅,湖畔有大明寺,此水为“净池”。宋代称“四望湖”。元代时水面缩小,仅剩泉池及纵横溪流。因景色之秀丽,引得历代文人来游。杜甫、苏轼、桂馥等大家便曾咏诗赞美。1987年建成五龙潭公园,五龙潭位于公园中部。</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被乾隆皇帝册封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面积达158亩,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p><p class="ql-block"> 趵突泉最早并没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所以历史上经常以“泺”代指趵突泉。宋代的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为趵突泉取名“槛泉”。济南百姓却因“槛泉”之称太雅,仍叫它“爆流泉”。“趵突”就是由“爆流”这个名字还引申出的一种叫法。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趵突泉是地下水在强大的压力下,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形成的。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立方米/天。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有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p><p class="ql-block"> 2013年,包含趵突泉在内的“济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9月5日下午,趵突泉泉群成为山东省级地质公园。2024年9月,趵突泉迎来自2003年复涌以来的第21个年头,打破持续喷涌的最长纪录。2025年10月14日,趵突泉水位刷新1966年以来济南市最高地下水位,达到30.29米。</p> <p class="ql-block"> 泉城广场是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中心广场,坐落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带,位于泺源大街以北,黑虎泉西路以南;趵突泉南路以东,南门大街以西。它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临趵突泉,东眺解放阁。</p><p class="ql-block"> 广场东西长790米,南北宽280米,占地面积330亩,约22万平方米,主体面积270亩。</p><p class="ql-block"> 地上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铺装达1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自1999年建成以来,泉城广场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外友人以及全国各地代表团,也是举办的各类大型公益性活动和宣传活动的首选之地,已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省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2002年8月,泉城广场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国际艺术广场”称号,泉城广场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城市广场。</p> <p class="ql-block"> 黑虎泉属小清河支流东泺河水系、黑虎泉泉群。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阁南护城河南岸陡崖下,在济南市黑虎泉西路。因泉水涌出,湍击巨石,发出粗犷的鸣响,酷似虎啸,故名。明代嘉靖年间,黑虎泉洞穴的上方曾建有黑虎庙,庙内供奉着“赵公明”。</p><p class="ql-block"> 黑虎泉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泉水主要来自洞穴的东南方向。洞穴由青石垒砌,洞穴隐露在岩壁下。泉池由石块砌成,略呈长方形,宽约17米,深约3米。泉池南壁并列3个石雕虎头。泉水流过暗沟,经3个石虎口喷出。涌水量最大每日4.1万立方米,仅次于趵突泉。</p><p class="ql-block"> 黑虎泉曾是济南市的市区供水水源之一。黑虎泉水厂日供水量1.7万吨,辖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2.5%。</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济南市以黑虎泉为中心,南护城河为轴线,建成环城公园——泉石园。2025年10月13日,黑虎泉地下水位攀升至30.71米,创20年来新高。</p> <p class="ql-block"> 解放阁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阁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台基面积2150平方米。解放阁集展示、教育、游览于一体,是山东省及济南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山东省的“国防教育基地”,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济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1965年,山东济南市政府决定在旧城东南角即济南战役突破口遗址修建解放阁。后停建,1985年5月,重建解放阁。次年9月,解放阁落成开放。2008年,悬挂的牌匾文字“济南解放纪念阁”变更为“济南解放纪念馆”。解放阁由台基和阁楼两部分组成,通高30米,阁楼面积620平方米,台基高10米,面积2150平方米,半腰处镶嵌陈毅题“解放阁”3个大字。整个建筑物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以南北向为中轴。解放阁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金黄琉璃瓦,外用花岗石贴面,廊阁绘有山水、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等小品。</p><p class="ql-block"> 解放阁于1977年12月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2021年10月,解放阁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 济南宽厚里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核心地段的情景式消费街区,由世茂集团开发,前身为老济南宽厚所街,以延续传统建筑与民俗为目标,打造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情景式消费街区。其命名源自宽厚载物、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采用文态、行态、业态三态一体理念,涵盖餐饮、娱乐、策展等多元业态。宽厚里一期、二期于2015年9月开街运营,2016年设立济南首家夜休闲文化旅游街区,2017年引入全国首个摩拜单车专属街区并全面开街。2021年10月入选“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因项目取代原宽厚所街片区,导致后者在《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被除名。</p> <p class="ql-block"> 芙蓉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北起府学文庙,南接泉城路,全长432米、宽4.6米,是济南市南北走向的历史文化街区及商业街。该街因芙蓉泉得名,青石板路面串联芙蓉泉、梯云溪等泉水景观,现存清末民初中西合璧风格建筑,保留瑞蚨祥绸布店、“一珊号”眼镜店等老字号遗址,现以特色小吃聚集闻名。2021年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及山东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同年获评“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该街区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最早文字记载见于1726年《六湖先生遗集》。清同治元年(1862年)开设瑞祥布店,1872年出现济南首家眼镜店。改革开放后逐渐转型为以餐饮为主的小吃一条街。2007年实施道路拓宽改造,恢复青石板路面并铺设地下管网。街区现存梯云溪暗渠遗迹,周边分布贡院、府学文庙等古迹,保留明代引水入泮池的玉带河水系脉络。</p> <p class="ql-block"> 曲水亭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是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商业文化特色老街。1958年,曲水亭被拆除并进行了改建,变成了现今的曲水亭街,长达200余米,宽约10米左右,中央由一条大青石铺砌而成的小溪,将其分隔为东西两侧街道。</p><p class="ql-block"> 曲水亭街北起大明湖路,南经西更道街北口转东至东更街北口,东临百花洲,通后宰门街、小兴隆街,西通泮壁街、辘轳把子街和涌泉胡同,北临院后街,南临珍珠泉宾馆。门牌1-35号,2-20号。长530米,宽2.8米,沥青路面。在小兴隆街西口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杨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如此神韵,让人感叹。</p><p class="ql-block"> 曲水亭街连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北靠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文庙。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曲水亭街,叫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极富文化韵味。</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2日,荣获“最美街巷”称号。</p> <p class="ql-block"> 大明湖,山东省济南市区湖泊、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北部,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p><p class="ql-block"> 水面面积57.7公顷,水深平均2~3米。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于1957年正式辟建成公园,几经修缮美化,成为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超然楼,山东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另三座为烟台蓬莱阁、聊城光岳楼、济宁太白楼),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畔,历代因于战火及灾涝等原因,原楼久已荡涤无存。</p><p class="ql-block"> 2008年8月超然楼重建开工,2010年4月正式开放投用。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基上,顶覆铜瓦,楼高51.7米,上下共分七层,号称“江北第一楼”。拱卫左右的裙楼博艺堂、贺胜斋,与高耸挺拔的超然楼共同构成一组总建筑面积7473平方米的宋元风格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超然楼内陈列有李泂代表作《过采江诗》石碑拓片,李泂在黄庭坚《松风阁帖》的题跋等珍贵展品,也有《济南八景》《万马奔腾》《龙吐九鲤》等木雕、根雕作品,还有大量匾额楹联、名家书画作品、雕刻奇石等。超然楼是“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远”景观的核心建筑。202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p> <p class="ql-block"> 济南西站又称济南西客站,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齐鲁大道6号,是由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特等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石济高速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的客运站,也是京沪高速铁路五个始发站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济南西站于2009年7月12日奠基开工。2011年6月30日,随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启用。</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0年1月,济南西站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8台17线(远期预留1台1线);车站设计承载量为4万人,其中,东广场为3万人,西广场为1万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