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科学巨擘杨振宁先生千古</p><p class="ql-block">世纪纵横,宇称不守守恒,物理擎天昭日月</p><p class="ql-block">百年俯仰,大道终归故土,星河垂泪仰昆仑</p><p class="ql-block">*寰宇同悲*</p><p class="ql-block"> 寒友哀挽</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其核心贡献包括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米尔斯理论,重塑了现代物理学基础,被视为历史前十的物理学家,地位比肩牛顿、爱因斯坦。</p><p class="ql-block">核心贡献一:宇称不守恒定律</p><p class="ql-block">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物理学界长期认为"宇称守恒"的传统认知,这一成果使二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该理论不仅奠定了弱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基础,更推动了对基本对称性的深入探索。</p><p class="ql-block">核心贡献二:杨-米尔斯理论</p><p class="ql-block">杨振宁与米尔斯共同创立的杨-米尔斯理论,是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场论模型,被称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基石的基石"。这一理论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定律"美与真"关系的理解,更成为后续多项诺贝尔奖的基础——至少7位物理学家因验证该理论预测的粒子而获奖,6个菲尔兹奖也与研究其方程相关。</p><p class="ql-block">其他里程碑式贡献</p><p class="ql-block">杨振宁一生共有13项被视为"诺奖级别"的科学成就,包括"杨-巴克斯特方程"等,覆盖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清华大学曾赠予其"科学立方",镌刻这13项重要贡献,见证其作为物理学巨擘的学术地位。</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京辞世,享年103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