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3

如歌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短暂的高中毕业了,那个年代毕业没有选择。1975年7月17日,统一分配到农村,四年的农村生活学会了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那时候的高中只有两年,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毕业。1975年的夏天,我们这批高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个人的选择权几乎不存在,一切都由组织安排。7月17日这一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接到了统一分配的通知——下乡插队。</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阳光格外刺眼,操场上站满了即将奔赴农村的同学。没有欢送会,没有鲜花,只有简单的动员讲话和一张张盖着红印章的派遣证。我分到了离城市几百公里的那金公社,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初到农村,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我们住进了生产队腾出的旧仓库,泥巴墙,茅草顶,晚上能听见老鼠在房梁上跑动的声音。第一天晚上,同屋的几个知青都哭了,但谁也没出声,只是默默擦着眼泪。</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还没亮,生产队长就敲响了我们的门。五点半出工,这是农村的作息时间。我第一次拿起锄头,学着老农的样子刨地,不到半小时手上就磨出了血泡。中午吃饭时,老农们看着我们笨拙的样子直摇头,但还是分给我们一些自家腌的咸菜。</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我们学会了干农活。插秧时弯着腰在水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收割时顶着烈日挥舞镰刀,打谷时跟着脱粒机转得头晕眼花。冬天修水利,我们和社员们一起挑土方,肩膀磨破了皮,结痂后又磨破。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挑粪,那股味道熏得我三天吃不下饭,可慢慢地也就习惯了。</p><p class="ql-block"> 农村生活教会了我很多。我学会了辨认各种庄稼,知道了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学会了用稻草编草鞋,用高粱秆扎扫帚;学会了在灯下补衣服,在土灶上做饭。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理解了农民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四年时光,我从一个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的城市学生,变成了能独立完成各种农活的"老知青"。我和乡亲们一起经历了丰收的喜悦,也共同面对过旱灾的焦虑。他们教会我做人要实在,干活要踏实,这些品质让我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1979年,当我终于拿到返城通知时,心里竟有些不舍。临行前,生产队的老队长塞给我一包新收的花生,说:"娃啊,回去别忘了咱们农村。"我点点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p><p class="ql-block">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那段知青岁月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当时的条件艰苦,但那四年的磨练给了我宝贵的人生财富。我懂得了生活的本质,学会了在困境中坚持,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了我们这代人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塑造了我们坚韧的性格。每当回想起那段岁月,我都会感激生活给予的这份独特馈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