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谢英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0698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半壁东南三楚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刘郎死去霸图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尚余遗业艰难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谁与斯人慷慨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塞上秋风悲战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神州落日泣哀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几时痛饮黄龙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横揽江流一奠公。</b></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挽刘道一》 </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我先后多次游学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孙中山大元帅府。9月27日重游黄埔军校旧址,缅怀伟人创办黄埔军校的丰功伟绩,以寄托对孙中山先生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军校旧址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b>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为迎接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以净化文物环境、保护活化黄埔军校旧址及长洲岛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高质量完成黄埔军校及周边环境美化、景观优化、空间提质等工作,黄埔军校旧址景区的面貌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重游黄埔军校,眼前的一切令我耳目一新。将旅客服务中心外移至文保两线之外,极大地释放了景区内的公共空间,优化了瞻仰文物期间的体验。新建的<b>“黄埔军校旧址”</b>牌坊雄伟壮观,<b>“军校剧场〞</b>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步入黄埔军校旧址景区内,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提升工程遵循<b>“原格局、原形制、原风貌”</b>原则,保留历史路面和古树。研究百年前环境构成要素,结合做旧工艺,对景区整体布局,大到整体动线,小到地砖材质风格,本着修旧如旧的方针,进行全基调净化,形成绿意盎然的景区环境,生动呈现百年历史场景。景区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树葱茏,文物古建错落有致</span>。</p> <p class="ql-block"> 进入黄埔军校旧址景区,我情有独钟地先去瞻仰孙总理纪念碑。无论从摄影的角度还是参观的体验,都是最好的选择。黄埔军校创办时,孙中山先生兼任军校总理,为创办国内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校叩心泣血。在迎接黄埔军校百年华䜥对军校旧址整治提升工程中,这里的历史文物活力四射,光耀黉门,必须先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 <b>孙总理纪念碑</b>位于黄埔军校后山的八卦山顶,筹建于1928年9月,1930年9月落成。纪念碑设计独特,远看似一个巨大的<b>“文”</b>字。碑座高40米,正面刻有<b>“亲爱精诚”</b>四字,为军校校训,由蒋介石题写。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由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铜像高2.6米,重约2000斤。纪念碑坐南朝北,蕴含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正面刻有<b>“孙总理纪念碑”</b>六字隶书,由胡汉民题写。仰望高高耸立的纪念碑,我脑海里响起了伟人的《咏志》诗句:<b>“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b>革命家是天生的诗人。孙中山有着宽广的胸襟、恢宏的抱负、渊博的学识、救国救民的情怀。他的诗句惊世骇俗,闪烁着真知灼见,文采斐然。</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东面,刻着孙中山先生临终遗言<b>“和平、奋斗、救中国”。</b>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生命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表达心中的理想。碑上刻字由黄埔军校代校务何遂将军题写。</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背面刻有篆书<b>“总理像赞”</b>:<b>“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厥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b>这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西面刻有<b>“总理训词”</b>:<b>“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b>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成为中华民国国歌。</p> <p class="ql-block"> 站在孙总理纪念碑的高台上极目远眺,这座创建于1924年6月16日的军校,不仅孕育了无数中国军事与政治精英,更成为国共合作、民族救亡的重要见证。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b>“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b>周恩来同志赞誉有加:<b>“黄埔精神是爱国、革命、牺牲,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b></p> <p class="ql-block"> 孙总理纪念碑对面,就是<b>孙总理纪念室</b>。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旧址,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b>“孙中山先生故居”</b>牌匾。</p> <p class="ql-block"> 孙总理纪念室内设《寻梦黄埔岛》展览,通过商贸、军校、军工三个层面展现中国近代以来强军强国的历史足迹。 </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创办以后,孙中山先生5次亲临军校视察和演讲,期间曾在此休憩。 </p> <p class="ql-block"> <b>黄埔军校俱乐部</b>位于孙总理纪念室西侧,建于1926年,是军校师生集会、演讲、节日庆典和文艺演出的场所。俱乐部是黄埔军校旧址建筑群中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少数未被1938年日军飞机炸㲁的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建筑采用西洋风格,正面有覆盖小穹顶的装饰性钟塔,门廓等处有罗马式拱券结构和拱形装饰。其主体空间是一个大礼堂,长47.75米,宽21.37米,面积1020平方米。主席台正中悬挂孙中山像,两边是张静江手书对联:<b>“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b>礼堂上空用绳子悬挂各种旗帜。</p> <p class="ql-block"> 礼堂后面设有《黄埔军校俱乐部历史展》。它见证了军校历史上许多重要时刻,既有庄严的仪式、隆重的典礼,也有轻松的舞会、愉快的联欢,还有血雨腥风的迫害。</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旁边,就是黄埔军校轮渡码头。古树参天,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分水长洲过,来瞻百将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石铭彪炳,大野鉴精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草木恋遗迹,风云护远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英魂何所逝,解化一天星。</b></p><p class="ql-block"> ——北堂春水《过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 游学黄埔军校旧址,回望百年峥嵘岁月,我深刻体会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埔军校不仅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历史见证,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span>黄埔精神铭记了一段段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热血历程,塑造了一代代黄埔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与无私奉献。在这里,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一草一木都讲述着英雄的故事。激励国人传承和弘扬黄埔精神,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 精选文章链接:</p><p class="ql-block">1.《日出居延海》<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v30zi3?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30698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2.《居延水殇感怀》<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zglq2p?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30698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3.《黄埔军校纪游(二)》<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8iaegh?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30698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