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国庆记忆 初三、二班 董文豫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金秋十月,国庆的喜悦洒满齐鲁大地。夜幕降临,台儿庄古城的非遗广场人上人海。灯火通明。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这震撼人心的传统文化盛宴。与往年不同,今年又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非遗节目——打铁花。这个古老而炽热的技艺,在国庆之夜,点燃了这片夜空,也点燃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无限憧憬。 广场中央,一座三米高的花棚巍然伫立,棚上挂满了柳枝鞭炮和五彩缤纷的烟花。几位艺人正在忙碌的准备着。他们将生铁块融入熔炉,炉火熊熊,烈焰翻腾,铁块在千度高温下逐渐化为通红的铁水。我站在人群前排,心跳随着鼓点加快。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与期待。 “开始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只见一名壮实的艺人迅速用长勺舀起一勺滚烫的铁水,奋力向空中抛洒,另一人手持木板,猛地击打铁水。刹那间,火星四射,铁花飞舞,如同万千颗璀璨的星辰别猛的抛向夜空。铁水在空中炸裂,化作漫天银雨,又死火树银花,照亮了整片天际。人群瞬间沸腾,欢呼声与惊呼声此起彼伏。铁花在夜空中绽放,时而如金菊怒放,时而如流星雨落,时而如火龙腾空,绚烂夺目,震撼人心。 我仰望着炽热奇观,心中涌起无限感动。那飞舞的铁花,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实用奇遇传承的象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铁花虽转瞬即逝,却在人们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夜深了,表演结束,余温仍在。我站在空旷的广场上,仿佛还能看见那漫天金星在眼前闪烁。这个国庆,我没有去远方,球在家乡的夜空下,见证了一场文化的奇迹。打铁花,这门古老的技艺,用最炽热的方式,为祖国庆生,也在我心中烙下了一段永不褪色的国庆记忆。 非遗,不仅是记忆更是燃烧的火焰,照亮未来。而山东的夜空,因着铁花,各外璀璨。<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