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联合教研第三天

冬日暖阳

<p class="ql-block">主持 江西胡露老师 讲座广东黄运开老师 互动点评 江西彭慧老师 张灵敏老师 刘美芬老师 欧阳倩老师 贵州郑周平老师……</p> <p class="ql-block">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我是今晚的主持人,胡露。欢迎来到这场以“滚动教研启新思,师生共长践真章”为主题的滚动作文教研活动现场。 在教育的沃土上,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深耕的领域,而“滚动作文”这一创新模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师生“动”起来。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聚焦联表小学宁雪丹校长团队与泰和县滨江小学的跨省教研实践,探寻滚动作文如何点燃学生写作热情、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奥秘。 </p><p class="ql-block">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堂别开生面的跨省研讨课。宁雪丹校长的“摘星活动”打破了传统激励的边界,将作文课堂变成学生喜爱的“游戏场”。小组摘星比拼中,孩子们为了团队荣誉主动参与,在趣味竞争里体会“为团队争光”的价值感,让课堂积极性满格迸发。这不仅是一次游戏,更是一次团队精神与写作热情的双重唤醒。</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进阶之路。“四素句”“六觉句”的扎实训练,让作文从“完整”走向“具体”,从“通顺”走向“生动”。曾经“怕写作”的孩子,在一次次滚动中蜕变为“爱写作”的小作家;那些课堂上“你看我,我看你”的畏惧身影,也变成了“让我来”的主动参与者。这便是“滚动一次进步一次”的生动诠释,更是学习最高界“主动学、快乐学”的完美实现。在作文点评环节,宁校长设计的“三维点评导航”犹如一把精准的标尺,让学生互评从“无章可循”到“有理可依”。孩子们拿着导航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特色、给出修改建议,在换位思考中深化对作文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提升了阅读分析能力,更培养了建设性思维。从“不知如何评”到“主动教同伴改”,作文点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延伸。 更令人动容的是师生共长的美好图景。教师与学生同步参与写作、评议,精准捕捉学生需求,优化教学策略;学生在团队竞争与趣味活动中,找到写作自信,更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泰和县滨江小学的孩子们在总结环节动情分享“第一次在这么短时间写出好作文”“第一次在众多老师注视下勇敢举手”,那份“大海队队员100字说明书”里满是成长的坦诚与坚定,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每个孩子都在滚动作文的课堂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时刻”。</p> <p class="ql-block">宁雪丹校长团队的“手把手引领”,最终结出了师生共长的硕果:学生学会了结构化写作、主动化修改,教师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这样的教育实践,让我们坚信:好的教学模式,既能点燃学生的成长火种,也能照亮教师的专业之路。这便是滚动作文最珍贵的价值——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成长的主角。 各位同仁,滚动作文的魅力,在于它以学生成长为核心,让摘星成为团队荣誉的纽带,让句式训练成为写作进阶的阶梯,让每一次滚动都成为主动学习的契机。从课堂到教研,从学生到教师,它打破了“教”与“学”的单向壁垒,实现了教与学的高效适配,更让教育公平在每一个发言机会、每一次进步鼓励中落地生根。 前期研讨虽暂告一段落,但滚动作文的探索永不止步。让我们以今天的交流为新起点,将这份“主动学、快乐学”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让更多孩子爱上作文、写好作文;也让我们以宁校长为标杆,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持续精进,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p> <p class="ql-block"> 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黄运开老师开讲!黄运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表小学语文教师,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曾荣获南海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南商基金优秀班主任等称号。2021年,论文《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国家二级刊物《山海经》发表,并在该刊组织的评奖活动中荣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聚焦新课标,探索分层教学新路径</p><p class="ql-block">——从识字教学到口语交际滚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创始人黄上庚校长,胡露老师,各位滚动快速作文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p><p class="ql-block">我是黄运开老师,就职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表小学。这所小学始建于 1923 年,承载着百年的厚重历史,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教育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联表村有着 500 多年历史的灰塑与壁画艺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凭借独特艺术价值与深厚文化内涵,它入选佛山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表小学因地域文化优势,被确定为 “联表灰塑与壁画” 传习基地,担起传承弘扬重任。</p><p class="ql-block">我与联表小学之间,有着长达 18 年的不解之缘,18 年来,我扎根于此,默默耕耘,见证着学校的点滴发展,也在这里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p><p class="ql-block"> 宁雪丹校长,是一位学识渊博、专业素养极高的教育工作者。她拥有教育硕士学位,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同时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如今,她肩负着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表小学校长这一重要职责。</p><p class="ql-block"> 宁雪丹校长创新将“滚动作文”理念融入管理与教研,打造“滚动管理”机制。以“10、9、8”滚动评价推进层级管理与教研,激活教师内驱力,让校园迸发活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生动践行联表小学“联通表里,精研善教”教风。</p><p class="ql-block"> 9 月 12 日上午,宁雪丹校长率教学团队跨省前往泰和县滨江小学,拉开跨校研讨活动帷幕。活动采用 “线下示范 + 云端直播” 双轨模式,吸引众多现场人员参与,线上还有 1500 余名教育工作者共同见证这场教研盛宴。</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宁校长还巧妙地运用了小队竞赛机制,借助 “10、9、8” 这样的梯度评价规则,瞬间点燃了师生们的参与热情,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愈发浓烈。</p><p class="ql-block"> 预备课预热流程后,第二次滚动作文课顺利开展:44名学生踊跃作答,78名教师全程参与,师生共写环节同频书写。滚动评价创新教研模式初显成效,激发教师热情,更具实践与互动价值。</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起初他在朗读时略显羞涩与不自信,然而在宁雪丹校长耐心的鼓励之下,他逐渐变得从容起来,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愈发洪亮,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显著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整个小组的氛围,助力所在小队摘得最多星星,最终该团队成功获评 “星辰队”,成为了此次课堂中一个生动鲜活的成长案例。</p><p class="ql-block"> 这一系列积极的反馈,生动且有力地彰显出 “滚动快速作文” 教研模式创新活动所收获的良好反响以及所具备的示范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是当天随宁雪丹校长参与活动的团队成员,学习其教学理念后深受启发。回校深思后,觉得该模式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也有前景,备课组就此热烈讨论,还试着在一年级课堂开启探索之旅。</p><p class="ql-block"> 今晚,我要分享的内容便是《聚焦新课标,探索分层教学新路径——从识字教学到口语交际滚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充满潜力的教学探索方向。</p><p class="ql-block"> 统编教材一年级识字教学难题不少,突出的是学生基础 “两极分化”,有的识字多觉简单,有的吃力没信心。低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堂 “碎片化”,“一刀切” 顾不了需求,“教师教、学生记” 磨兴趣,分层教学还常遇困境。</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为根本,紧扣“识字与写字”学习任务群要求,构建了一套以 “分层任务” 为核心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就是做好“两层划分”:通过了解孩子学前识字情况、摸清基础、结合课堂观察掌握学习状态,最终把学生分为 A(基础扎实、能力强)、B(基础中等、能力尚可)、C(基础薄弱、兴趣待提升)三层。</p><p class="ql-block"> 分层并非固定 “标签”,会依孩子每周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动态调整,让其有进阶动力。同时,为每层设清晰目标:A 层拓展识字量、体会汉字文化内涵;B 层掌握基本笔画与常用偏旁,自主识记生字;C 层培养兴趣,借拼音认读基础汉字。</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实施上,我们把40分钟拆成“生字寻宝”、“图文配对”、“笔顺擂台”,还有“成果展示”四个核心环节,每个环节都设计了分层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分层理念延伸至拼音教学,实践一个月有了变化:C 层孩子易混字区分正确率、举手率提高,更自信了;B 层部分孩子能总结形近字记忆技巧,主动性增强;A 层孩子识字量增加,还探索汉字文化。我在学校例会分享了分层思路。</p><p class="ql-block"> 更惊喜的是,分层理念在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也能出彩。我们构建 “口语交际滚动模式”,将分层与 “滚动进阶” 结合提升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今年双节结合此模式布置任务,效果好,这让我们更坚信该教学模式可行。</p><p class="ql-block">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们就结合这个模式,给孩子们布置了“四素句口语实践”任务。</p><p class="ql-block"> 四素句是一年级口语交际的基础,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对低龄孩子来说,既要说完整,又要包含四个要素,其实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根据分层目标,设计了不同的任务要求。</p><p class="ql-block"> 我们建议孩子们把练习的过程录音或录制小视频,发给老师。刚开始,我是预设我班10个孩子会主动发过来,但让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全班共有22个孩子积极参与,差不多一半的孩子参与了(全班总人数45人),有一个孩子假期8天共发了11个视频给我。</p><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刚开始说得不完整,就对着反复练;有的孩子怕说不好,让家长帮忙提醒句式;还有的孩子主动加了很多有趣的细节。更难得的是,有8个孩子坚持每天发练习视频,从节前练到节后。</p><p class="ql-block"> 而我也做了细致的跟进:每天逐一查看孩子们的视频,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给出针对性评价。</p><p class="ql-block"> 对 C 层孩子,鼓励 “敢于开口”“要素说全”;对 B 层,肯定细节表达后引导说连贯;对 A 层,表扬情感表达再挑战增加画面感描述。如分别以相应示例引导,助力不同层孩子提升口语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种 “针对性评价 + 持续鼓励” 的滚动形式,效果特别明显:双节前,大部分孩子说不全四素句,节后一半的孩子会说,只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提醒;C 层的几个孩子不仅能完整说四素句,还主动加入了细节,直接进阶到 B 层;B 层有一个孩子罗同学的表达越来越生动,甚至能说出带画面感的句子,还把自己看到的情景详细地描述出来。</p><p class="ql-block"> 双节实践是“口语交际滚动模式”延伸,“分层任务”让孩子够得着,“持续练习 + 针对性评价” 代 “一次性展示”,“全员参与” 免自卑。由此更知,分层教学非分三六九等,而是给孩子适合的成长阶梯。</p><p class="ql-block"> 各位同仁,无论是识字教学的分层实践,还是口语交际的滚动模式探索,再到双节期间的四素句练习,我们始终坚信,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理念,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一次假期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需要多一点时间;有的孩子擅长记忆,有的孩子擅长表达。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适合他们的“阶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信、获得成长。</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分享,既是对我们过往一个月实践的总结,也是一次“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也期待未来能和各位一起,继续深耕低龄段语文教学,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今晚黄运开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各位专家名师教授的点评更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感谢大家!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专家点评欣赏:</p> <p class="ql-block">精彩互动回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