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色已深,我忙完回到家,</p><p class="ql-block">一眼瞥见儿子的房间没亮灯——这小子,又玩到这么晚还没回家。</p><p class="ql-block">不行,可不能养成这个过度自由的习惯,我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质问:“宝,都十一点了,你怎么还没回来?!”电话那头传来他镇定又乖乖的声音:“妈妈,我刚到家,正在楼下找停电动车的位置。” “好的,那你先停好车,上楼我们再说。”我挂了电话,心里准备好发点小脾气的样子,要制止他下次的晚归。</p><p class="ql-block">听到开门声,1米8阳光帅气的大高个儿子回来了,一如既往地礼貌问候:“妈妈,我回来了。” 然而,那份礼貌并未熄灭我的小教训,虽然有点不忍心,但是也要动怒一下表明我反对的态度,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你怎么又这么晚回来?不要在外面吃宵夜,像个‘大老粗’一样,学生就该斯文高贵些,别学大人熬夜!”</p><p class="ql-block">话音刚落,我正准备继续我的“教育”,儿子却昂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轻轻说了一声:“停。”</p><p class="ql-block">我愣住了。</p><p class="ql-block">他继续说道:“妈妈,我要纠正你一下。为什么说回来的晚就是‘大老粗’?我觉得这个词用的不合适,你不能这样给人贴标签。”</p><p class="ql-block">那一瞬间,我所有的说辞都卡在了喉咙里。看着他那张认真又带点稚气的脸,我先是觉得有些好笑,但随即涌上心头的,是难以言喻的欣慰与一丝惭愧。是啊,这不过是我口无遮拦、带着情绪的一句评判,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而我的儿子,不再是那个只会唯唯诺诺全盘接受我所有观点的小孩了。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敢于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向我表达他的立场。</p><p class="ql-block">他没有选择顺从,而是选择“纠正”。这并非顶撞,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一种独立人格的彰显。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养育一个孩子,或许最值得骄傲的,不是他有多么听话,而是他长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敢于表达、内心丰盈的个体。</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母爱,不是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期望的模样,而是欣慰地看着他,长成他自己喜欢的、有棱有角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