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弱水胡扬林印象

巫远锋

<p class="ql-block">  一城、一河、两胡杨……沙漠、神水与野胡杨天然交融,诠释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千古情思,也藏着“胡杨百媚生,陷于弱水情”的柔肠百转。我站在这片荒原上,风从远处的黑城吹来,带着千年的沙尘与低语,而眼前这片金黄的胡杨林,像是一幅未完成的油画,正静静等我走进去。</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干涸之地,每一滴水都值得被郑重对待,就像每一片金黄的叶子,都是胡杨对大地最后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  沙丘起伏如浪,几棵胡杨零星点缀其间,枝干倔强地刺向天空。脚下的沙,头顶的光,还有那无声蔓延的静谧,像一场与自然的私密对话。</p> <p class="ql-block">  忽然看见那棵巨大的胡杨,树根盘踞如龙,裸露在沙地上,像在用力抓住最后一寸生机。它不说话,却比谁都懂得如何活着:哪怕干渴,哪怕孤独,也要把金黄燃成火焰。就像父亲一样坚强!</p> <p class="ql-block">  我觉的我们六十年代的人走进胡杨林,不是来观光的,是来寻找某种答案的——关于坚持,关于遗忘,关于在荒芜中开出花来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弱水胡杨 七彩林”——那块标牌立在林间,像是一封写给过路人的信。</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整片林子被镀上一层金红,树影交错,像古老的符文刻在沙地上。我站在一棵老树旁,看它扭曲的枝干伸向天空,忽然想,胡杨或许从不悲伤——它活过千年,死而不倒,倒而不朽,早已看透生死,只留下沉默的守望。</p> <p class="ql-block">  黄昏的光最是温柔,把每一片叶子都照得通透,原来所谓“弱水情”,不是缠绵悱恻,而是明知干涸,仍愿扎根于此的决绝...就像远古的客家人一样!</p> <p class="ql-block">  落叶铺满小路,踩上去沙沙作响。这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走在乡间小道,只是那时是秋收,而此刻,是秋的告别。胡杨不言,却用满身金黄告诉我们:谢幕,也可以很壮丽。</p> <p class="ql-block">  那棵老胡杨旁有一条河,原来所谓“神水”,未必能解渴,却足以照见人心。</p> <p class="ql-block">  胡杨的美,不在繁盛,而在凋零时仍挺立的姿态——像极了那些在生活里咬牙坚持的人。</p> <p class="ql-block">  夕阳把整片林子染成橙黄,木质小径像一条通往记忆深处的路。有些美,适合留在眼里,藏在心里,不必带走。胡杨无言,却教人懂得:停留,也是一种前行。</p> <p class="ql-block">  原来秋天最动人的,不是繁盛,而是它温柔的告别。</p> <p class="ql-block">  一棵老树前挂着木牌,上面写着:“我在油画林很想你。”字迹稚拙,却让人心头一颤。原来再荒凉的地方,只要有人思念,就有了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  水边的胡杨倒映在平静的水面,金黄与天空交融,像一幅对称的梦境。远处天色微橙,与叶色呼应,整个世界安静得只剩下风掠过水面的声音。我忽然明白,所谓“弱水三千”,不是选择太多,而是——在这万千风景中,我只愿为你停留这一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