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格林德瓦昨夜下了一场雨。早上起来,窗外的雪山被云雾紧紧捂住。突然发现,高空浓云开了一扇窗,露出一片被朝阳映照的“金山”。格林德瓦,用一道特别的景观为我们送行。</p> <p class="ql-block">瑞士漫行第五天,目的地是马特洪峰脚下的小镇——采尔马特。前往采尔马特,经历了沿途景观多变且交通方式最为复杂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离开格林德瓦,车一直在山沟里穿行,一度感觉似乎行走在我们的“川西”。</p> <p class="ql-block">直到进入两面壁立千仞的峡谷小镇劳特布龙嫩,才感觉又回到了“瑞士”。</p> <p class="ql-block">劳特布龙嫩是瑞士伯恩州烟特勒根区下辖的一个小镇,位于少女峰西侧,德语名称意为“大声的泉水”。在这片高山峡谷之中,分布了70多个瀑布,而小镇上的瀑布以其巨大落差成为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小镇十分静谧,连高山上轻飘飘流下的瀑布也似乎没有声响,教堂里九点的钟声敲响,才打破了这里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慢慢走到小镇的最佳打卡位,一群旅拍的年轻姑娘正在忙碌摆拍。</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到达施皮茨小镇。施皮茨位于伯尔尼东南三十多公里处、图恩湖南岸一水湾边上。这里碧水如镜,雪峰环抱,空气清新,是瑞士著名的休养和水上运动胜地,是游艇爱好者的一个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远观施皮茨城堡,在路边付费停车了30分钟。</p> <p class="ql-block">前往城堡,找到一个可免费停车一个小时的车位,经过一个公园,来到图恩湖边。</p> <p class="ql-block">湖边是小孩子的乐园,很羡慕那些陪伴孩子的人,他们一边惬意地享受湖畔阳光,边享受着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图恩湖畔,船帆点点。阳光飘洒,绿树轻摇,漫步其上,如入画中!</p> <p class="ql-block">走近施皮茨古堡。这座始建于1200年前的古城堡,外部为中世纪伯尔尼式建设风格。古堡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与欧洲其他古城池不同,这里并无护城御敌设施。古堡于1929年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每年夏季,这里还举行古典音乐会吸引四方宾客。</p> <p class="ql-block">穿过古堡庭院这道门,是一座建于公元762年的小教堂,早期伯尔尼的乡村风格,吸引着游人们在草地上飞旋打卡。</p> <p class="ql-block">站在相对居高的城堡,被湖畔和萄萄园包围的施皮茨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街边的迷你公园,一池一桌一椅,刚好够我们在此享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赶在免费停车一个小时结束之前离开施皮茨,前往采尔马特。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谷中的坎德施泰格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加入了长长的排队,等待上火车。车窗外,高高的雪山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清楚为什么到采尔马特的自驾车都必须坐一段火车。纳闷中随车流将车开上火车停好。车上的人禁止下车,火车出发后很快就进入了漆黑的隧道。伴随节奏感很强的轰隆隆声音,让人昏昏欲睡。娘儿俩都睡着了,作为司机的我不敢睡觉,20分钟后走出隧道,就到站下道了。</p> <p class="ql-block">终于明白,如此长矩离隧道,足见所穿越之山的高远。如果开车,不知要绕行多远的盘山路才能翻过这座大山。花28瑞郎,与火车一起穿越高山,无疑很经济,也很安全快㨗。</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区,几十公里弯多路窄的山路,很考验驾驶技术,但难不倒来自大山里的老司机。</p> <p class="ql-block">很快到了塔施火车站。因为容量和环保所限,车不能进采尔马特,必须将车停在塔施火车站的停车场(收费每24小时17瑞郎)。</p> <p class="ql-block">我们提着行李,又得去坐火车。</p> <p class="ql-block">这段十多分钟的单轨道火车,中途还暂停让了一次车。天空中的直升机,正在吊运建筑材料,可以想象马特洪峰下面的峡谷中,搞点建设有多么艰难。</p> <p class="ql-block">太阳快下山时,我们终于进入了采尔马特。这一趟下来,交通够复杂吧?</p> <p class="ql-block">采尔马特是瑞士阿尔卑斯山马特洪峰脚下的无汽车污染山间旅游胜地,有“冰川之城”美誉,周边环绕38座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小镇1961年起禁止机动车通行,仅允许电瓶车和火车接驳。</p> <p class="ql-block">高山下的小镇上,街边楼台上摆满了鲜花。咖啡店的椅子铺上了厚厚的皮毛垫,想想这份温暖,身上顿时没有了的寒意。</p> <p class="ql-block">步行300多米后,在小巷之中找“家”,被小巷中那些古老的木房子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房子都建在木桩基础上,与我们的吊脚楼相似。那些作粮仓的房子更独特,或许为了防潮,采用木桩基础上再用石块垫高,悬空而建,足见这里先辈们的生活智慧。</p> <p class="ql-block">匆匆去超市采买食材,顺便把第二天上山的火车票也买了。</p> <p class="ql-block">快速弄好晚餐,此时的窗外,夕阳正为雪山顶洒上最后一抹余晖。</p> <p class="ql-block">赶紧出门,去奔赴一场采尔马特的蓝调追寻之旅。几乎是跟随人流,经过街道,跨过小河,去山腰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夕阳落山,天空洁净得无一丝云彩,只剩下孤零零的马特洪峰,傲立于采尔马特之上。</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采尔马特万家灯火,夜色阑珊。</p> <p class="ql-block">好运再次降临,老天给了我们在采尔马特拍摄马特洪峰蓝调照片的最佳时机。夜色下,马特洪峰深深印在蓝蓝的天幕中,直剌苍穹,雄姿挺拔!</p> <p class="ql-block">平台上的人,说的都是普通话,整个山腰似乎都被中国人“承包”,这应该是小红书的功劳。这一刻,心中涌起了小傲骄,这么多的人来到这里“追”拍,足以说明国人爱美不拒远!</p> <p class="ql-block">在逼人的寒气中下山,在夜色阑珊处前行,突然发现,月亮已升上了天空。采尔马特的月色,似乎也透着蓝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