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行之四:遊览东京站、日本桥、三越百货、天皇皇宫、涩谷繁华十字路口、忠犬八公雕像、新宿歌舞伎町一番街。

弥勒佛

<p class="ql-block">日本自由行D4:今天上午从新大阪又一次座新干线到东京,迹览了东京站、日本桥、三越百货、日本天皇皇宫、涩谷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忠犬八公雕像、新宿歌舞伎町一番街,晚上在一番街的东京网红店湖南菜馆品尝了道地的湘菜,与日本知名作家小牧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东海道新干线(日语:東海道新幹線,英语:Tokaido Shinkansen),是一条连接日本东京都和大阪市的高速铁路,是日本新干线的主通道之一,贯通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及大阪都市圈,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于1959年4月20日开工,于1964年10月1日开通运营,东海道新干线由东京站至新大阪站,全长515.4千米,共设16座车站,最高时速285千米/小时;由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管理运营。</p> <p class="ql-block">东京火车站(Tokyo Station)是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的大型铁路枢纽,由建筑师辰野金吾设计,1914年启用,作为日本核心交通枢纽连接JR山手线、中央线、新干线等14条线路,日均客流量约46万人次,其红砖建筑融合欧洲文艺复兴与东方元素,2012年复原后成为重要文化财产,并持续进行现代化升级。‌</p> <p class="ql-block">欧式建筑的顶。</p> <p class="ql-block">东京日本桥始建于1603年江户时代初期,由德川家康下令建造,作为日本五条主要驿道的起点,是日本道路网的“原点”和重要文化象征;历经多次重建,现存石桥为1911年(明治44年)落成的第19代桥梁,1999年完成最后修缮,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p> <p class="ql-block">文化象征与现代发展</p><p class="ql-block">‌道路元标‌:桥面设“日本国道路元标”青铜标示物,为日本所有道路基点。‌‌</p><p class="ql-block">‌艺术影响‌:浮世绘中常见日本桥与富士山同框,东野圭吾小说《麒麟之翼》以桥雕为灵感。‌‌</p><p class="ql-block">‌商业中心‌:江户时代起聚集三越百货(1673年创立)、高岛屋等百年老店,现为金融区(日本银行、东京证券所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复兴计划‌:2004年起实施“日本桥复兴计划”,通过COREDO日本桥等设施恢复历史风貌,吸引商业与观光。</p> <p class="ql-block">三越百货是日本三越伊势丹控股旗下的百货公司,总部位于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室町。其前身为1673年三井高利创立的越后屋吴服店,首创“现金不二价”商业模式。1905年更名为株式会社三越吴服店并发布“百货店宣言”,成为日本首家现代百货企业,该百货以高档消费著称,总店设于东京日本桥,位于东京地下铁银座线三越前站旁讨论,分店遍布日本主要城市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地。1914年率先引入自动扶梯,2011年与伊势丹合并组建三越伊势丹控股。2016年日本桥总店获得日本首个百货项目S级绿色认证,2023年集团营业利润达543亿日元创历史新高。近年战略调整为关闭上海、天津门店,强化会员个性化服务与海外高端市场布局。</p> <p class="ql-block">日本皇宫是天皇的起居之地,是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修筑。这一处占地23000平方米的日本传统建筑,有绿色的瓦顶、白色的墙壁和茶褐色的铜柱。</p><p class="ql-block">日本皇宫位于东京的中心地区,也称皇居,它占地约17公顷,是日本天皇及其家庭成员居住的宫殿。整个皇宫被护城河环绕。皇宫分为皇居、外苑、东苑以及北之丸公园等几个区域。皇宫的大部分(包括宫殿本身),隐蔽在厚厚的石墙、古老的树木和江户时期的护城河内,一般不对外开放。皇宫正殿是宫殿的中心部位,皇室的主要活动和外交礼仪活动都在正殿的“松之阁”举行。东苑及北之丸公园则经常向公众开放。旅客可以经大手门、平川门和北羽桥门进入。讨论在皇居东御苑的内部是防御工事的遗址——幕府城堡,还是最初的城堡观望台。外苑位于是宫殿东南方的一座花园,有大片的绿地,还有经过精心雕琢的柏树。皇宫南面为皇宫广场。皇宫广场铺满砾石,并有大片草坪与树木。站在皇宫广场即可看见外苑的宫墙以及皇宫著名的景点——二重桥。二重桥是通向皇宫的特别通道。在新年和天皇生日时,公众可通过二重桥进入皇宫并接受天皇的问候。二重桥后面是伏见矢仓,它是原江户城堡的一个观望角楼没名字。</p> <p class="ql-block">二重桥坐落在日本东京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宫,是江户幕府在1657年所建的城堡,1888年才成为日本天皇的居所。城廓外面有广阔的护城河围绕。二重桥位于皇居正门前,前方为正门石桥,又称眼镜桥,是东京都内最佳的拍照地点。</p> <p class="ql-block">皇居名称与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正式名称‌:日本天皇宫殿的官方称谓为「皇居」,由江户城旧址改建而成,1968年完成战后重建。‌‌1‌‌2</p><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护城河环绕的石质城墙体系保留幕府城堡防御特色,主体建筑采用传统和风设计,正殿「松之阁」为皇室仪式核心场所。‌‌1‌‌3</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原为德川幕府江户城(1603年),明治维新后成为皇室居所(1868年),1945年毁于战火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东京皇居是日本天皇的官方居所,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原为江户城遗址,现为日本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大部分区域不对外开放,但东御苑及外围花园可免费参观。</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东京皇居的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最初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扩建为江户城,1868年明治维新后成为天皇居所,并更名为“皇居”。二战期间曾遭轰炸,1968年按原貌重建。其名称“宫城”于战后废止,标志着日本从幕府时代向现代君主制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忠犬八公(1923-1935)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秋田犬,因在主人上野英三郎教授去世后,持续近十年于东京涩谷车站等待主人归来而成为忠诚的象征,其真实故事被多次改编为全球影视作品。</p><p class="ql-block">真实事件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忠犬八公(日文名ハチ公)1923年生于日本秋田县,1924年起由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英三郎饲养,养成每日接送主人至涩谷车站的习惯。1925年上野因病猝逝后,八公仍每日前往车站守候,持续近十年直至1935年离世。其事迹经1933年《朝日新闻》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1934年涩谷站前设立铜像(后于1948年重建),八公遗体现藏于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是东京的标志性景点,周边核心景点包括‌忠犬八公雕像‌、‌Shibuya Sky观景台‌及‌涩谷中心街购物区‌,提供文化体验、城市俯瞰和潮流购物。‌‌</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与地标</p><p class="ql-block">‌忠犬八公雕像‌:位于涩谷站八公出口,象征忠诚与坚持,是热门会面点。‌‌</p><p class="ql-block">‌十字路口本身‌:全球最繁忙行人通道,高峰时每2分钟约1000-2500人通过,展现都市韵律。‌‌</p> <p class="ql-block">涩谷忠犬八公塑像。</p> <p class="ql-block">东京晴空塔。</p> <p class="ql-block">歌舞伎町是日本东京都新宿区以娱乐产业为核心的街区,毗邻新宿站东口,分为一丁目和二丁目,聚集超过3000家酒吧、夜总会及风俗场所,享有“不眠之街”称号,属亚洲规模较大的红灯区之一。该区域包含东急歌舞伎町塔等复合商业设施,2023年4月开业的高225米建筑由永山佑子设计,外观形似喷泉,灵感源自水神歌舞伎町弁财天,整合酒店、影院、Livehouse等业态,成为再开发项目新地标。歌舞伎町所在区域面积不足0.5平方千米,以花园通为界划分不同区域,一丁目集中餐饮店与剧场,二丁目以情人旅馆和住宅区为主。</p> <p class="ql-block">本书作者李小牧,是日本知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作者为儿子的书签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作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粉絲一起与作者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