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名戎马半生的军休干部,追完《沉默的荣耀》这部剧,我彻夜难眠。那些隐蔽战线的英雄事迹,如重锤叩击心门,让我这个老兵数次泪湿衣襟——这泪,无关剧情渲染的悲情,只为历史深处真实存在的热血与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剧中的吴石、陈宝仓、聂曦诸位烈士,本已身居将校高位;朱枫烈士亦能在大陆安享天伦。可他们偏偏选择向黑暗逆行,在台湾“白色恐怖”的阴霾下潜伏周旋。正如剧集所展现的,他们组成的“东海情报小组”,在敌人心脏地带步步为营:传递情报要避开密布的眼线,街头接头需用暗号反复确认,每一次行动都如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当马场町的枪声划破黎明前的夜空,他们离看到五星红旗在台湾岛招展,只差短短一夜——这份近在咫尺却未能触及的遗憾,让同为军人的我痛彻心扉,更读懂了他们临终前“未竟大业”的不甘与怅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尤为动容的,是吴石将军临刑前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从未背叛党国,我背叛的,是背叛民族的人。”“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戳中了所有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心——他们的“背叛”,是对分裂势力的坚决反抗;他们的“坚守”,是对民族统一的执着追求。这些烈士何以抛弃荣华、直面死亡?答案唯有“信仰”二字。这份信仰,是吴石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绝笔时的赤子初心,是朱枫接下赴台任务时“舍小家为大家”的毅然决绝。他们把生命化作火种,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未曾让信仰的光芒熄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剧里对蔡孝乾叛变的刻画,更让我怒火中烧。这个因贪图享乐、意志薄弱而背弃信仰的败类,被捕后短短一周内便供出所有同志名单,直接导致四百多名情报人员落入敌手,一千五百多位烈士倒在敌人的屠刀下。老辈革命家常说“刑场上最恨叛徒”,此刻我才算真正读懂这句话的千钧重量——英雄们用生命守护的事业,被一个懦夫轻易摧毁,这种痛,比自身赴死更令人愤慨。蔡孝乾之流理当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任何试图为其翻案、美化分裂行径的人,都是对英雄烈士的亵渎,也必将被永远钉在民族的对立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台海,又站在了黎明前的关键节点。虽有“台独”势力挟洋自重、外部势力频频搅局,但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正如黎明终将冲破黑暗,从不会因暂时的阻碍而缺席。作为军休干部,我们虽已卸下戎装,可军人的信仰从未改变,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从未动摇。往后余生,我愿以讲述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为己任,让更多人知晓“东海情报小组”的壮烈牺牲,铭记隐蔽战线英雄的不朽壮举;更盼祖国完全统一之日,我们能带着英雄们的遗愿,迎接他们的忠魂跨越海峡、回归故里。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更是我们这代老兵至死不变的初心与期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绵绵细雨中的祭拜</span></p><p class="ql-block">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p><p class="ql-block">阅后点赞是您的鼓励,转发是播撒福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