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曲水亭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是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商业文化特色老街,完整地保留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p><p class="ql-block"> 曲水亭街北起大明湖路,南经西更道街北口转东止东更街北口,东临百花洲,通后宰门街、小兴隆街,西通泮壁街、辘轳把子街和涌泉胡同,北临院后街,南临珍珠泉宾馆。门牌1-35号,2-20号。长530米,宽2.8米,沥青路面。在小兴隆街西口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杨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如此神韵,让人感叹。</p><p class="ql-block"> 曲水亭街连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北靠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文庙。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曲水亭街,叫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极富文化韵味。</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在小兴隆街西口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杨依依,亭门悬挂着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一湾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曲水亭街的记载可远朔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相关记载。</p><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济南士大夫在珍珠泉西邻建曲水流杯池,后有人在曲水和玉带两河交汇处建曲水亭,成为仿“曲水流觞”的胜地。</p><p class="ql-block"> 明朝中期:明德王在此建造府邸,街区文化属性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 清朝:山东巡抚衙门设于此,街区成为济南行政、经贸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晚清:曲水亭街之名约出现于晚清光绪己丑年。</p><p class="ql-block"> 1958年:政府改建曲水亭街,拆除了曲水亭,改石板路面为沥青路面。</p><p class="ql-block"> 2003年3月:政府对曲水亭街进行整修,对河道进行清淤,路面又铺设了石板,在小河旁种上了360株垂柳,使得这条老街再现了青青垂柳拂地,小桥流水的风貌。</p><p class="ql-block">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 清泉流水: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中央由一条大青石铺砌而成的小溪,将街道分隔为东西两侧,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游客能看到水中水草摇曳,还可留意路边刘氏泉等无名泉眼,观察泉水从石缝涌出流入河道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传统民居:街旁许多民居依然保持着老济南的风貌,有着低矮的房屋、斑驳的院墙、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适合静静品味老济南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漫步赏景:从大明湖西南门对面的街口进入,顺着青石板路,踩着泉水哗哗的声音向南走,这是最经典的体验方式。街南头与热闹的芙蓉街相连,可以感受从静谧到喧嚣的强烈对比。</p><p class="ql-block"> 临泉休闲:在河边的茶摊,如曲水亭街8号院等,找个位置坐下,点一杯用泉水冲泡的茉莉花茶,约15 - 30元/位,可以悠闲地坐一下午,看人来人往,融入本地生活。这里也是摄影天堂,小桥、流水、人家的构图随手可得,可以拍摄倒影、街角的光影、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等。</p><p class="ql-block"> 品尝小吃:街上有小店现做现卖油旋,这是济南特色旋饼,外酥里嫩,一定要趁热吃;还有酸蘸儿,这是济南特有的冰糖葫芦,用泉水熬制糖浆,风味独特;泉水豆腐/茶汤也是用泉水制作的特色小吃,清爽可口。</p><p class="ql-block"> 体验手工艺:街边有老济南剪纸、葫芦雕刻等小手工艺品店,可以观摩,买个小物件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2日,曲水亭街荣获“最美街巷”称号。</p> <p class="ql-block">路大荒故居</p><p class="ql-block"> 路大荒:(1895——1972),原名鸿藻,字笠生。淄川人。著名蒲学专家。1895年出生于淄川县菜园村,曾收集蒲松龄遗稿并编写整理了《聊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谱》。一生学风严谨,为人正直。</p><p class="ql-block"> 位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南门曲水亭街8号的路大荒故居,在这个地方,省立图书馆馆长,第一个编写《聊斋全集》的蒲学专家路大荒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耗尽毕生精力来整理《聊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谱》,瓦和花棱子换掉了,庭院里的小厢房也是后来盖的。庭院门口的大门倒是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小院内住的是路大荒的后人尚义云女士的一家,据尚女士介绍,院内以前有两棵石榴树。一棵开粉花是冰糖石榴。冰糖石榴树和一棵葡萄树也随着1987年的一次房子翻修给砍掉了。当年路大荒从二十多岁就开始收集的蒲松龄著作原稿、抄本已经献给了国家。好歹他的小屋还在,他主持修复的蒲松龄故居还在,他孜孜不倦、勤奋严谨的学风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