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黑山进入阿尔巴尼亚过边境,由司机统一办理过关手续,在车上悄悄地拍了张照片。这样就进入了阿尔巴尼亚。</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南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西部,它西频亚得利亚海和爱奥尼亚海,海岸线长约476公里,其陆上邻国,东北部科索沃、东部北马其顿、东南部希腊、北部黑山共和国。总人口约280万人,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也是欧洲唯一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到达斯库台罗扎发古城堡附近一河岸边餐厅用午餐。斯库台是阿尔巴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湖泊~斯库台湖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有湖光山色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打卡罗扎发古城堡,这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老军事要塞,由古伊利里亚人建造,历经罗马、拜占庭、威尼斯和奥斯曼帝国统治,城堡坐落在海拔130米的山丘上,被布纳河和德林河环绕。</p> <p class="ql-block"> 在城堡高处可以俯瞰斯库台城市全景。</p> <p class="ql-block"> 建筑的遗迹只剩下框架,到处断壁残垣,体验废墟之美,感概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墙边可以远眺斯库台湖风光。</p> <p class="ql-block"> 此时处处见到长满果实的石榴树。</p> <p class="ql-block"> 从斯库台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娜用了二个多小时,到地拉娜【斯坎德培广场】已近黄昏。</p> <p class="ql-block"> 斯堪德培广场:阿尔巴尼亚,把昔日带领人民抵抗奥斯曼帝国(现土耳其)的领袖斯堪德培,视为民族英雄,并将广场以他的名字命名,并立雕像在广场。</p> <p class="ql-block"> 【国家历史博物馆】目前处于停闭状态,高处正面装饰这镶嵌壁画显得特别突出,导游介绍这画叫~阿尔巴利亚王子。</p> <p class="ql-block"> 广场南侧有该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Et'hem Bey清真寺(1789~1823年),尖顶被夕阳照亮下显得格外入人眼帘,以精致穹顶和彩绘内饰闻名,是宗教与建筑艺术的代表。清真寺后面是一座钟楼以及现代建筑、苏式公寓构成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也许当天是周末,广场已成商业广场,非常热闹。广场上小朋友们穿着民族服饰准备演出。</p> <p class="ql-block"> 广场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茅草做成的椅子有种回归自然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周围有许多栋苏联公寓建筑,导游介绍这是国家机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议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 司法大楼</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总理府前的直升飞机坪</p> <p class="ql-block"> 在司法部与总统府之间有座雕堡入口。将整个城市的地下雕堡连成体系。</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称号,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以密集的地堡群闻名,这些地堡建于冷战时期,为应对外部威胁而建,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今部分对外开放成博物馆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路过地那拉的古城墙,里面的城堡已作为成经营场所。</p> <p class="ql-block"> 从斯坎德培广场去往餐厅的路上路过纳马兹加清真寺,是新建的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夜幕下的显得特别神秘。</p> <p class="ql-block"> 此标志立在议会大厦前,导游说是城市标志。</p><p class="ql-block"> 此次阿尔巴尼亚之行就这样结束了,由于受线路和时间的限制,感觉阿尔巴尼亚行程有点紧张和碎片。对这个曾经的中国最铁杆朋友,毛泽东主席说过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国家游览的地方没有特别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阿尔巴尼亚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迎着晨曦返程经黑山,继续波黑的旅途。</p> <p class="ql-block"> 在休息区和用午餐的地方见到几株树,树枝上长着许多果实,才知道是橄榄树,果实加工后成橄榄油。涨见识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 🌲🌲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南、西、北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由波黑联邦、塞族共和国和布尔奇科特区构成,实行三族共治的主席团轮值制,每8个月轮换主席。</p><p class="ql-block"> 傍晚 从黑山的科托尔出发,经边境口岸进入波黑,入住波黑边境小镇。这是一个宁静的早晨。在酒店用完早餐独自走出酒店,被眼前的景象美到了,沿着门前的小河一路前行,走上跨河大桥,站在桥上观左右两侧的小镇,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整个山脉与小镇在初升的朝阳照映下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倒映在静静的河面是那么的宁静和美妙,仿若一幅山水油彩画面。等了好久才等来一位晨练的过桥人,匆匆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桥的另一侧对岸是入住的酒店,因集合时间将近,只好依依惜别这晨光美景。(后查资料才知是位于波黑、黑山与克罗地亚三国交界地带特雷比涅小镇。保留着不少古城遗迹,桥也是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莫斯塔尔古城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南部的一座历史名城,以横跨内雷特瓦河的莫斯塔尔古桥为核心,2005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是波黑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融合了奥斯曼、地中海和西欧多元文化,见证了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历史与战后重建的和平象征。</p> <p class="ql-block"> 莫斯塔尔老桥是一座曾有427年历史的石拱桥,桥宽4.55米,桥长27.34,桥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桥两端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老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联系在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3年波黑战争期间老桥被炸毁,2004年复原重建竣工,与老桥原始状况相同。</p> <p class="ql-block"> 用午餐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 从波黑边境小镇驱车前往萨拉热窝城的路上感受中国基建的力量,中国建设的高速公路不到百公里,却将原本需要开车7~8小时缩短到如今的2~ 3小时。为中国基建骄傲和点赞👍</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希望隧道是波黑战争(1992-1995年)期间波斯尼亚军队为突破塞族武装封锁而修建的地下军事通道,连接被围困的萨拉热窝市区与机场区域,现作为战争隧道博物馆保存。</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位于巴尔干半岛米里雅茨河谷,因1914年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而闻名。最多元的宗教色彩,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宗教及文化的多样性,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市政厅。(也有说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远处山峰耸立着一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 拉丁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市中心桥附近开枪射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触发第一次世界大战。<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皇储所乘的轿车。</p> <p class="ql-block"> 普林西普站在此处开枪射杀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的东西方文化分界线位于费尔哈迪亚步行街中央,由一条用白漆标记的地面线分隔,该标志不仅是地理分界,更是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历史时期的分界地标,两边的建筑风格迥异。象征着萨拉热窝作为东西方贸易枢纽的多元文化融合。 </p> <p class="ql-block"> 老城区里许多的建筑和街巷都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铜匠街。电影里的老铁匠已不存在,铁匠铺依然保存,由其侄子代替,可惜今天关店。</p> <p class="ql-block"> 在老城此餐厅用了克林顿餐,有克林顿总统两次光顾所拍照为证😀</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中央喷泉。 建于1891年,萨拉热窝代表性地标的塞比利(Sebilj)是一个具有独特形状的喷泉,位于巴什察尔希亚的中央。</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经历苦难却又无比坚韧的城市。 因一部电影而引起的念想,虽然有点走马观花,但跟团打卡式的旅行就是这样,到此一游吧!</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沿米利雅茨河又原路穿过城市主干道,开始了下一个目的地行程。</p> <p class="ql-block"> 途经维舍格勒是波黑塞族共和国西部边境的小镇,毗邻塞尔维亚边境,古穆罕默德·帕夏·索科洛维奇桥为奥斯曼帝国时期建造的古桥,融合土耳其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16世纪的石拱桥曾是当地宗教与文化分歧的象征,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代表作《德里纳河上的桥》的创作背景。 </p> <p class="ql-block"> 从萨拉热窝到贝尔格来得这段路程共有七八个小时的路程,都是沿巴尔干半岛山脉盘山而行。中途有木头村的游览景点,一路上车窗外秋色渐浓,风景宜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见!地拉那。再见!萨拉热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