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另两座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以我把江浙行第一站放在了南博,并在一周前预约。</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现有“一院六馆”,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引人注目的还是最早的民国时期建的 “人文馆”,即今天的南京博物院大殿——“历史馆”所在。预约了的直接刷身份证过安检后进入。</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p> <p class="ql-block"> 先从历史馆参观。这座建筑由民国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刘敦桢指导修改。建筑外形以奉国寺为蓝本,具有古朴雄厚、气魄宏伟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走进第一展厅——远古印象,这里展示的是远古时期江苏大地原始人类的生存遗迹,呈现江海交汇之地早期生命繁衍图景。</p> <p class="ql-block"> 这件人鸟兽玉饰件出土于昆山赵陵山遗址,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距今约5000年)的人兽鸟主题透雕玉器,高度仅有5厘米左右,属良渚文化玉器珍品。</p> <p class="ql-block"> 作为良渚玉琮典型图案的“神人兽面纹”,上部是神人,下部为兽面,神人骑在神兽上。</p> <p class="ql-block"> 出土于丹徒烟墩山的西周青铜牺觥,是造型很特殊的一种酒器。觥的器形像四足兽,兽背上有盖,盖上有一兽状小钮。旁边有两人一边拍着,一边还说好可爱,好喜欢它。</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不是也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参观博物院,不仅仅是了解历史,也同时与历史对话,更是欣赏,喜悦。</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件青铜错金银牺尊。尊为盛酒的容器,以牛羊等动物为造型的尊被称为牺尊。它设计精巧装饰华丽,通体是错金银纹饰,牛头上还镶嵌绿松石。</p> <p class="ql-block">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1981年出土于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7克,通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精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还破解了日本延续近200年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真伪的悬案。</p> <p class="ql-block">这个不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错金银嵌宝石虎噬熊铜镇,每件铜镇器身均嵌有约50颗色彩各异的宝石,包括玛瑙、玉石、绿松石等不同材质的宝石,极其奢华。</p> <p class="ql-block"> 银带钩刻有“长毋相忘”四个字的银质带钩,小巧精致,是用来束腰带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 竹林七贤砖画。这套砖画由600多块长方形青砖拼镶而成,分为两幅左右两部分对称安置于墓室两壁。南墓壁描绘的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的画像;北墓壁描绘的则是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的画像8个人席地而坐,以不同姿态体现了每个人的不同特点。</p> <p class="ql-block"> 双鱼三彩是一件晚唐时期文物,1975年出土于江苏扬州扫垢山唐城遗址。双鱼造型蕴含“富贵有余”的吉祥寓意,是南方三彩器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如意云纹金盘是一件元代的文物,出土于南宋大臣吕师孟夫妻合葬墓中。这件金盘含金量高达95%。整体由四个大如意云纹组成,盘心又有四个小如意云纹形如花朵。四大四小的如意纹寓意就是四四(事事)如意。盘面錾刻着牡丹、莲花、石榴等纹饰,寓意吉祥富贵、连生贵子、多子多福。</p> <p class="ql-block"> 进入第六展厅,首先看到的就是此座拱门,它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件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p> <p class="ql-block"> 三个半小时的观赏也只是匆匆带过,南京博物院太大,展品也多,适合于留一天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 西汉金兽,位于特展中。于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是迄今中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西汉金兽呈豹形,蜷伏状,豹头枕伏于前腿之上颈部戴三轮项圈,通体锤饰圆形斑纹,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金器捶击工艺这两种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明清民国的馆宝没见到,有点遗憾,倒是见到了这个用芙蓉石雕刻而成的蟠螭耳盖炉,乾隆的酷爱。芙蓉石因色泽柔美被称作“爱情石”,器物通透质感与粉红色泽暗含宫廷美学意趣,被网友赋予“像初恋的文物”现代文化解读。据说之前一直出差,如今展在临展中,可以一睹风采。展馆门口有它的文创。</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还打造了一个现实中的民国街,可以盖章,可以拍照,还可以买东西。(不过盖的章经常会糊掉,如果可以,希望能换一种材料)</p> <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的18件宝物,每一次不一定都能找的到,看的到。我这次也仅仅看到了一部分。不过欣慰的是看到了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老师要求的宝物,学生为找到一个而欣喜若狂的那种感觉,不由得感叹: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越来越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且成为很多游人领孩子的必打卡之地,是国之幸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