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等 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申金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待。当代人必经的“沉浸式考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起等待,谁还没在生活里当过大大小小的“等徒”?从外卖APP上的“骑手正在取餐”,到奶茶店屏幕上跳不动的号码,从春运抢票时的“排队中”,到约朋友时的“我快到了”,等待这事儿,简直是贯穿人生的“日常副本”,笑料与无奈齐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又爱又恨的等待,当属外卖和快递。下单时有多爽快,等餐时就有多煎熬。盯着APP上骑手的位置绕着小区转了三圈,忍不住发消息追问,得到一句“马上到”,结果又等了二十分钟——这“马上”,怕不是骑手的时间单位和我们不一样?更绝的是等快递,明明显示“正在派送”,从早上等到傍晚,刷新物流一百遍,最后收到短信“明日派送”,那一刻真想对着手机唱句“你快回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排队时的等待更是大型“人类观察现场”。奶茶店前的队伍九曲十八弯,前面的人纠结“三分糖还是五分糖”“加珍珠还是椰果”能犹豫五分钟,后面的人表面淡定刷手机,内心早已上演八百集吐槽大戏。更别提医院挂号时等待、检查看病也要等待,景点买票的长队,等得人从精神抖擞到萎靡不振,最后连玩手机的力气都没了,只能盯着前面人的后脑勺发呆,顺便在心里数“这是第18个扎高马尾的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种等待叫“等朋友”。约好下午两点见面,提前十分钟到了约定地点,发消息问“到哪了”,回复“刚出门”;等半小时再问,“堵在路上了”;再等一小时,终于看见对方慢悠悠走来,还不忘补一句“我没迟到多久吧”。这种时候,除了深呼吸默念“友谊万岁”,真的想把对方的“时间观念”按在地上摩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过也有例外的等待,自带甜蜜。比如等喜欢的人赴约,哪怕寒风里站半小时,只要看见对方的身影,瞬间觉得所有等待都值了;比如等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开场,手里攥着票,连广告都看得津津有味;再比如等快递拆开的瞬间,之前所有的焦灼,在看到包裹里东西的那一刻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实仔细想想,等待也没那么讨厌。它像个小小的暂停键,让我们在奔忙里慢下来,顺便练就“佛系心态”。毕竟,外卖会到,快递会来,朋友会赴约,那些值得的人和事,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带着惊喜出现在我们面前。下次再等得着急时,不如给自己找点乐子——比如数天上的云,看路边的猫,反正急也没用,不如笑着等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