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0日上午,如东县老年大学古玩欣赏班如期开课,阳光洒进教室,映照在一张张专注的面庞上。姜老师以“红色藏品的收藏意义和价值”为主题,娓娓道来,带领学员们走进一段段峥嵘岁月。课堂上,一件件藏品被轻轻展开,仿佛历史的卷轴缓缓铺陈,学员们在鉴赏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学为相长,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姜老师深情讲述红色藏品背后的精神价值: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信仰的载体。一枚徽章、一张旧照、一本泛黄的文献,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与牺牲。收藏这些物件,不只是保存过往,更是让后人铭记初心、赓续血脉。在鉴赏中感悟,在感悟中传承,这正是红色收藏最深远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姜老师简介了学员们展示的红色藏品:有珍藏多年的《毛泽东选集》初版本,有红军长征途经中的徽章,毛泽东的塑像,还有抗战时期的手写家书等。每一件藏品都凝聚着主人多年的心血与情感,也折射出他们对历史的敬仰与思索。在交流中互为师友,学与教相长,鉴赏与传承在此刻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值此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之际,姜老师深情回顾长征的三个伟大:</p><p class="ql-block"> 伟大决择:伟人长征</p><p class="ql-block"> 伟大转折:遵义会议</p><p class="ql-block"> 伟大胜利:四渡赤水</p><p class="ql-block"> 他指出,正是这三个伟大,铸就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丽史诗,也为今天的红色收藏注入不朽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他带领大家回顾那段艰难与悲壮交织的征程:雪山巍巍,草地茫茫,战士们以草根果腹,以信念前行。每一里路都浸透鲜血,每一座山都铭刻忠魂。这些藏品所承载的,不只是物品本身,更是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姜老师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在长征途中,周总理曾力劝毛泽东转移阵地,以避敌锋。这一劝说,既体现战友间的深情厚谊,也彰显了领导集体在危难时刻的审慎与担当。历史的转折,往往就在这样的瞬间悄然酝酿。</p> <p class="ql-block"> 然而,并非所有正确决策都能一帆风顺。毛泽东在关键时刻提出的战略构想,曾一度被“三人团”否定。姜老师感慨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坚持真理,更需要非凡的勇气与远见。</p> <p class="ql-block"> 再次回望长征之路,姜老师动情地说:那是一条用信仰铺就的路,是一条以生命丈量的路。红军将士在极端困境中不屈不挠,正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通过收藏、鉴赏,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教室里气氛庄重。姜老师提议全体学员默念长征精神,并将这份敬意融入今后的收藏与学习之中。红色藏品,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警钟。</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长征最艰难的岁月里,写下了六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二渡赤水之后,红军先攻桐梓,再克娄山关,最后二占遵义,打了长征以来第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毛泽东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姜老师吟诵,声音铿锵:</p><p class="ql-block">“西风烈,长空鹰叫霜晨月。</p><p class="ql-block">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p><p class="ql-block">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p><p class="ql-block">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p><p class="ql-block">他指出,这不仅是诗,更是革命家的胸怀与气魄,是收藏中最动人的精神瑰宝。</p> <p class="ql-block"> 课程尾声,姜老师引导大家思考:看看过去,那些泛黄的纸页、斑驳的徽章,曾见证过怎样的风云激荡?想想未来,我们又该如何让这些红色记忆继续发光?学以为用,藏以为传,唯有在鉴赏中传承,在传承中升华,红色藏品的价值才真正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p class="ql-block"> 学员陈志良整理制作</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8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