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金秋十月,时隔多年再一次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学习培训。上一次来西安是2018年,在交大雁塔校区,今年这次安排在兴庆校区。</p><p class="ql-block"> 回顾一周的西安学习生活,收益颇多。学习方面,课程讲授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堂上教授们精彩纷呈的课题研究分享让我们醍醐灌顶,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考;现场教学走进吉利汽车生产车间身临其境感受数智化工厂生产制造全流程,惊叹科技信息化时代为工业化生产带来无限可能。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接受红色教育,办事处在艰苦环境中开展统战工作、营救红军、转运物资,展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鼓舞我们应珍惜当下,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了解该馆以“厚植家国情,建功大西北”为主题,通过展出西迁历史实物(如西迁专列乘车证、工具设备等)和场景复原,展现交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赴西北支援建设的历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中的先辈们踏上专列从上海匆匆赶往西安,克服重重困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勘址迅速投入教学。发扬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先的精神。相信“西迁精神”会鼓舞着一届届的交大学子奋发图强,学业报国,为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参观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西迁精神”的伟大。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交大学子前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p><p class="ql-block"> 课余时间,晚饭后,结伴同行尽可能的去领略西安的名胜古迹。冒着秋雨霏霏,游览了古城墙,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实地探访全国文明示范村——袁家村,也有幸品尝了西安的各类特色美食。通过多视角沉浸式感受西安这所历史古都厚重文化和经济建设,人文科技,风土民情,饮食特色。。。</p><p class="ql-block"> 课间休息时,漫步行走在交大校园,林荫路两边粗壮茂盛遮天蔽日的梧桐树,排排伫立,见证着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看到三三两两结伴脚步匆匆的学生们赶往自己的课堂,与我们擦肩而过。梧桐商城对面的一处公园里,几个老教授安详地晒着太阳捧书阅读或沉思凝望。绿荫丛中彭康校长的塑像蔚然伫立,面带笑容,注目凝视。我想,彭校长内心一定是欣慰的,因为交大人秉承“西迁精神”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科技创新引领西部经济发展,他所期望的蓝图,交大人已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备注:非常幸运,往返飞机✈座位安排在临窗位置,有机会抓拍到空中美景,一并奉献给大家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