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带的“清凉诗篇”,一揉一按,泻火消炎如沐春风

刘成礼 专业调理 气血疏通

<p class="ql-block">  你是否也曾为反复上火而烦恼?咽喉肿痛如灼,目赤耳鸣似火,吃消炎药怕副作用,硬扛又难忍受……其实,老祖宗早已为我们留下了一剂“天然良方”——液门穴,这个藏于指尖的“消炎诗行”,正等待你轻轻翻阅。</p> <p class="ql-block"><b>  千年歌诀里的“咽喉救星”</b></p><p class="ql-block"> 《百症赋》有云:“喉痛兮,液门去疗。”古人早已发现,液门穴是咽喉肿痛的“克星”。当指尖轻触此处,仿佛有一缕清凉微风拂过喉间,肿痛随之消散,宛如春日解冻的溪流,重归畅快流淌。</p><p class="ql-block"><b> 液门之妙:疏通“液体之道”,让炎症无处可藏</b></p><p class="ql-block"> “液门”,顾名思义,是人体“液体之门”。血液、津液、关节液……这些滋养生命的“阴柔之水”,本应循经而行、相安无事。但当道路受阻,局部便如干涸的河床,出现“上火”之症——咽喉肿痛、目赤耳鸣、手臂酸痛,皆是液体循行不畅的信号。</p><p class="ql-block"> 液门穴作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难经》云:“荥主身热”),恰似一位温润的“疏通者”。它以五行之火解身热之困,通过指压按摩或针灸,能快速打开液体运行的通道,让阻塞的“水流”重新奔涌,炎症自然随之退去。</p><p class="ql-block"><b> 指尖的“清凉仪式”:每日3分钟,泻火止痛</b></p><p class="ql-block"> 取穴:手背部,第四、五指缝间凹陷处(如握拳时指根下的“小窝”)。</p> <p class="ql-block">  按摩法:早晚用拇指指腹轻柔按揉3-5分钟,力度以酸胀感为宜。仿佛在与身体对话:“这里需要畅通,这里需要清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临床妙用:</b></p><p class="ql-block"> • 🔥头面之火:咽喉肿痛、目赤、耳鸣、头痛(如春风拂面,火气渐消);</p><p class="ql-block"> • 🌡️身热之症:热病、疟疾(调和阴阳,退却虚火);</p><p class="ql-block"> • 💪手臂之痛:肩颈酸痛、手臂麻木(疏通经脉,活络气血)。</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高情商养生:与身体温柔相处</b></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健康,从不是与身体“对抗”,而是学会倾听它的需求。 当“上火”信号出现时,与其依赖药物,不如用液门穴的温柔力量,唤醒身体的自愈力。这不仅是中医的智慧,更是一种高情商的生活态度——懂得善待自己,从指尖开始。</p><p class="ql-block"> 容易上火、久坐办公、咽喉不适的朋友,不妨将液门穴纳入日常保健。每天早晚,花3分钟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让炎症悄然退场,让清润常驻心间。愿我们都能以指为笔,以穴为诗,在液门的清凉里,书写属于自己的健康篇章。</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温馨提示:孕妇或特殊体质者,按摩前建议咨询医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