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8日下午15:00时,保亭县南林乡东方村委会和南林乡就业驿站联合举办的藤编技艺传承培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以“非遗传承+技能提升”为核心,特邀县级非遗传承人、2023年乡村匠人谭跃芳、2024年乡村匠人李凤玲,以及传承人谭春英、吉丽珍、高秀花等5位资深匠人担任导师,吸引了20名当地村民学员参与。培训地点设在南林乡非遗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民族工艺品与非遗文化展陈,为活动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培训现场,传承人谭跃芳手持一把削皮刀,亲自示范藤条的初步加工:“剖开藤劈,劈成细条后需在阳光下晾晒7天以上,让藤条内部水分充分蒸发,才能保证柔韧度与弹性。”学员们围坐一圈,仔细观察藤条从粗粝到光滑的变化过程,部分学员亲自上手尝试削皮,传承人手把手指导手法:“刀口要稳,力度均匀,才能保留藤条最坚韧的内芯。”</p> <p class="ql-block"> 培训的核心环节是编织技法传授。传承人谭跃芳现场演示了“平编、交叉编、挑压编”三种基础技法:“平编用于器物底座,需保证藤条间距均匀;交叉编多用于筐壁,可形成‘人’字纹样;挑压编则适合编织提手,既牢固又美观。”学员被分为5组,每组由一位传承人带队实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林乡非遗馆内,墙上悬挂着“非遗传承人”宣传栏,展示柜中陈列着黎锦、陶艺等多元非遗项目,藤编培训成为其中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南林乡就业驿站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为乡村振兴培育‘文化匠人’。通过让村民掌握一门传统手艺,既能增加家庭收入,也能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随着培训结束,20名学员与传承人依依惜别,大家约定“半个月后继续开展进阶培训”。本次南林乡非遗馆藤编技艺传承培训,以“非遗+就业”模式为纽带,既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也让沉寂的藤编技艺重新焕发了生机。将来,南林乡将持续深化“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让这门源于雨林的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枝繁叶茂”,编织出更多美好生活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