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木兰草原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中地区唯一以草原风情为主题的景区 。在荆楚大地的怀抱中,木兰草原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将辽阔的草原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广袤无垠的绿色草甸,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延伸至天际,与蓝天白云相接,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我们搭乘旅游大巴驱车四百公里来到了这里体草原风情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 景区门前大型广告模型上有中国木兰文化主题风景区字样。木兰文化是以花木兰形象为核心,融合了忠孝节义等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花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传说色彩浓烈的巾帼英雄,武汉黄陂区通过《黄陂县志》考据及方言论证提出木兰故里位于这里,在此处打造了配套的文旅景区群,2019年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p> <p class="ql-block"> “木兰草原祈福逍遥游”是景区在202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新春系列活动,包括大型实景演出、非遗表演、巡游活动等。其中,华中首个以花木兰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在大年初一震撼回归,通过三个篇章展现花木兰保家卫国的故事。导游说我们此行的主要活动就是观看这场演出,如单独观看票价就要150元。我们下午才到,看4点的演出时间太紧,定下看晚上7点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北朝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十二年,屡建战功,凯旋后拒绝高官厚禄,回家与家人团聚,恢复女装后同伴才发现她是女子的故事。木兰故里是关于花木兰家乡归属的争议性旅游地,主要争议地包括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安徽亳州等地,其中虞城与黄陂两地形成主要文化考证体系。</p> <p class="ql-block"> 人们印象中的草原是指那此由于气候原因只长草不长树的地域,武汉地处华中,怎么会有草原?其实,木兰草原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依托木兰文化与生态景观打造的特色景区——它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为魂,以万亩草场、蒙古风情、游乐体验为载体,既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精致,又融入了草原的辽阔豪迈。整个景区如一匹碧绿的绸缎,从山麓铺展至天际。这里不是塞外,却能让人感受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苍茫诗意。</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楼两侧的木柱守护神图腾如草原的守望者,以挺拔之姿撑起“门神”的古老意蕴。它们既是对“祀门”传统的当代致敬,也是草原迎宾的第一道礼序——以木为骨、以纹为语,把“驱邪避祟、纳福迎祥”的祈愿,化作可见、可触、可敬的门庭风骨。</p> <p class="ql-block"> 景区游客中心的建筑风格与草原浑然一体,圆润的线条模仿蒙古包的柔和轮廓,蓝白配色呼应着天空与云朵的纯净,外立面点缀着马头琴纹样与草原花卉图案,连门前的灯柱都设计成抽象化的蒙古族战旗杆造型,既彰显民族特色,又传递着花木兰与草原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走进游客中心,不只是出发前的短暂停靠,更是一次与木兰文化、与美好服务的温柔相遇——让每一次抵达都安心,每一次出发都从容。</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以传统中式建筑为骨,融合草原文化的神韵,巍峨耸立,气势恢宏。高大的门阙,飞檐翘角,如大鹏展翅,又似草原上的雄鹰,傲视苍穹。门楼上"木兰草原"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又仿佛在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宾客。</p> <p class="ql-block"> 走入大门,蒙古包造型的装饰、飘扬的经幡、雄浑的马头琴音,无不让人瞬间穿越到辽阔的草原。门楼的每一桩立柱、每一道飞檐,都凝聚着设计者的匠心,既展现着中华建筑的典雅,又传递着草原民族的豪迈。</p> <p class="ql-block"> 木兰草原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将历史传说、民族文化、生态休闲完美融合。进入景区大门后迎面立有硕大的木兰露营拼音字体正是这种融合的第一声号角——它既是游客踏入草原的第一道风景,也是草原文化最直观的象征符号。</p> <p class="ql-block"> 2025木兰风筝世界杯赛前两天刚落幕,作为风筝世界杯欧洲外首秀落地中国武汉,赛事规格、参与范围与竞技水平创国内风筝赛事新纪录。同期还举办全国运动风筝锦标赛,国内队伍同台竞技。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和游人同在这个相框中留影,祖国强盛的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广阔的草地上有大片的帐篷。夏季来到木兰草原露营已是武汉市民的一项网红休闲活动,露营区选在了草场腹地的黄金位置,背靠起伏的丘陵绿毯,面朝波光粼粼的圣湖(如意湖),抬眼是无遮挡的湛蓝天空,低头是踩上去像棉花糖一样柔软的天然草甸。枕星河入梦,拥天地为席,既能躺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壮阔,又能伴着篝火与歌声,感受“风吹草低见欢笑”的温暖,确实为不可错过的诗意栖居。</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休闲的第一课是“慢下来走路”。不必赶行程,不必追景点,景区内设有休闲步道,沿途点缀着观景台、凉亭,走累了就坐在木凳上,泡一壶景区特供的草原奶茶,看云影在草场上缓缓移动,时光仿佛被拉长成了诗行。</p> <p class="ql-block"> 在辽阔的木兰草原上,当视线被无垠的绿野与起伏的丘陵温柔包裹,当方向感在天地相接的苍茫中悄然模糊,那一块块散落于草场间的指路牌,便成了旅人最温暖的“方向灯塔”。它们不仅是功能性的导引工具,更是草原与游客之间的一场默契对话,是自然景观里巧妙嵌入的人文注脚,用独特的设计与巧思,为这场草原之旅增添了别样的温度与趣味。</p> <p class="ql-block"> 远处山坡上一座花木兰骑战马的雕塑正在修缮,透过稀疏的网格仍然能看到花木兰昂然立于花山之巅,面向广袤草原与远山。她身着战袍、手持长矛,战马昂首嘶鸣、四蹄腾空,仿佛从《木兰诗》的篇章中奔腾而出,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情凝固成一座可见可触的精神图腾。</p> <p class="ql-block"> 当城市的喧嚣被抛在身后,当钢筋水泥的丛林被万亩草场的绿浪取代,木兰草原上的帐篷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于“慢生活”的温柔叙事。那些暂别日常匆忙的游人,或躺或坐,或嬉笑或发呆,在这一方被草原拥抱的“移动小屋”里,把时光酿成了最惬意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四角架构成的抽象化雕塑由一条条网红语组成,以解构的形态、流动的线条和充满张力的色彩,将网络时代的流行文化与草原的辽阔气质奇妙融合。它们不仅是视觉焦点,更是一场关于“表达”与“共鸣”的实验——用抽象的艺术语言,让那些刷屏朋友圈的金句从屏幕里“跳出来”,在蓝天白云下获得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路旁有木兰草原导览图。景区占地面积接近2万亩,集草原风情观光、户外拓展、游乐、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木兰骑马射箭、演兵练武之地,能让人欣赏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主要景点有糖果镇、花涧谷、云中镇、梦栖谷四个片区,并且也是观光小火车停靠的四个站,我们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节省体力,选择乘坐小火车游览。</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靠近景区大门的梦栖谷车站上车开始乘坐小火车。这趟“观光专列”不只是一项交通工具,更是一条精心设计的“草原精华路线”——它串联起了草场的最美观景位、特色体验区和隐藏彩蛋,坐着它能以最轻松的方式,看遍草原的“C位风光”!小火车环线运行,全长约4.3公里,单程约45分钟,轨道与景观车道路口设有道口警示灯,安全观景两不误。</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刚驶出站台,眼前便铺开一片无垠的绿——这是草原最本真的模样!脚下的草浪随风起伏,像被风揉皱的翡翠地毯。远处,成群的羊驼、矮马正低头啃食青草,偶尔抬头冲我们眨眨眼,像在说“欢迎乘客”;再往深处看,蒙古包群像一朵朵白蘑菇散落在绿野间,炊烟袅袅升起,连空气里都飘着奶茶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 来到糖果镇站下了车开始游览。这里紧邻萌心牧场与经幡长廊,以彩虹、糖果色房子、鲜花等童话元素装饰,是一处将童趣幻想与草原诗意悄然融合的秘境——无需刻意寻找风景,因为站在这里,你本身已是风景的一部分,出站即拍照出片。</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旅行中最珍贵的不是终点,而是出发时的心情。木兰草原的糖果镇站用一辆彩色小火车头为每一位游客准备了最柔软的出发仪式,似乎听到小火车的鸣笛声在草原上空格外清脆,像是在提醒:“下一站的风景,正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 若说木兰草原是一幅用碧草、蓝天与骏马绘就的磅礴画卷,在站台近旁看到的散落在草场各处的那几只绵羊雕像,便是画中不经意间点染的细腻笔触——它们不张扬,却以温润的姿态、质朴的形态,为这片辽阔的天地增添了一抹柔软的诗意,让草原的故事多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萌心牧场,这是一处能让时光变慢、让心灵变软的角落。它像一颗缀在草原裙摆上的珍珠,以温顺的生灵、柔软的草地、孩童的笑声为丝线,编织出一个充满治愈力的童话世界。这里不仅是糖果镇站旁最热闹的“生命乐园”,更是每一位游客与自然生命最亲密对话的温柔之地。</p> <p class="ql-block"> 萌心牧场的入口,这座山羊雕塑像一位从草原走来的迎宾者,静静伫立在木制栅栏与彩色门头之间。它以温润的曲线与敦厚的体态迎接每一位来客,既有牧场的质朴,也有童话的灵动,让大朋友卸下行囊、小朋友放慢脚步,瞬间进入牧场的温柔节奏。</p> <p class="ql-block"> 沿着牧场木栅栏漫步,最先捕捉到的是小奶牛们独特的“花衣裳”——棕白相间的斑块像被画家随意点染的水彩,有的像泼墨山水般肆意晕染,有的像棋盘格般规整排列,仿佛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光斑,天然带着艺术的美感。这些花斑并非单调的装饰,而是每头小奶牛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让它们在碧绿的草海中一眼就能被辨认出来。</p> <p class="ql-block"> 萌心牧场中动物居住的彩色小屋像被春风从童话书里吹落的积木块,随意却又巧妙地嵌在草坡与栅栏之间。浅粉的尖顶小屋像一朵蓬松的云,天蓝的圆柱形小屋像一滴坠入草原的露珠,鹅黄的立方体小屋像一块融化的蜂蜜,还有薄荷绿、蜜桃粉、柠檬黄的小屋错落排列,每一栋的屋顶都点缀着毛茸茸的云朵模型或旋转风铃,风一吹,叮咚声与远处羊驼的“咩咩”叫应和成趣。</p> <p class="ql-block"> 当我在栅栏边稍稍驻足,小毛驴便会迈着短促却欢快的步伐凑过来,蹄子踩在湿润的泥土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像是在敲一首“欢迎曲”。并且直接把脑袋探过横杆,湿漉漉的鼻尖轻轻蹭你的手心,像是在问:“嘿,带好吃的了吗?”,仿佛在用这种笨拙却真挚的方式表达亲近。</p> <p class="ql-block"> 回到小火车站准备游览下一程。车站本身也像一本被风掀开的童话书,以明亮的色彩、轻盈的欢愉,为每一位到访者拉开草原旅行的浪漫序幕。</p> <p class="ql-block"> 坐上小火车从糖果镇前往花涧谷。花涧谷位于草原的腹地,如同一位隐士的花园,静静地铺展在天地之间。小火车"况且况且"地前行,当爬上一个缓坡,整个花涧谷的全貌突然展现。花田如同巨大的调色板,从深紫到嫩黄渐次铺展,蜿蜒的小径像是画家用笔随意点染的线条。这一刻,小火车的轰鸣声仿佛消失了,只剩下风吹过花海的沙沙声,和心跳与自然共鸣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到达花涧谷下车后留个影。有些不舍得下车,那些在移动中看到的成片的紫色薰衣草,因为有了速度的参与而显得格外生动——花朵不再是静止的背景,而是流动的盛宴。仿佛觉得花涧谷不再是一处景点,而是一段可以触摸的记忆。坐在小火车上看花涧谷,看的不仅是花,更是时光在花丛中缓缓流淌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花涧谷车站下车后第一个景点为竹筏码头。乘坐竹筏在花涧湖上游览是官方推荐的必玩项目之一,2一3人同乘一筏,时长约15分钟。乘一叶竹筏,慢游碧波之上,看花开花落,听风吟鸟唱。这里没有匆忙的脚步,只有诗意的慢时光。泛舟湖上,心随景动,这才是真正的放松与治愈!</p> <p class="ql-block"> 来到花涧谷格桑花海。这片被称作华中最大的格桑花海,早在2019年就以约3000亩的规模惊艳亮相,如今依旧在春秋两季如期绽放,成为江城秋日里最浪漫的注脚。紫、粉、白、红层层晕染,微风过处,花浪与天际线相接,阳光为每一朵花瓣镶上金边。弯下腰,凑近闻,淡淡的花香混合着青草的气息,是秋天最温柔的问候。</p> <p class="ql-block"> 在格桑花海“看花、听风、等风来”,格桑花不似玫瑰浓烈,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草原上肆意绽放,与远处的青山、碧草、蓝天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花在风中舞,人在画中游”的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木兰草原的马场与箭场,向来为人所称道。马场与箭场,一动态一静态,一奔腾一凝神,却都显出草原儿女的英姿与豪情。马场上的驰骋,是力量的释放;箭场上的瞄准,是精准的追求。二者皆需人与自然的和谐,皆需技艺与勇气的结合,以最朴素的方式,展现着最本真的草原精神。</p> <p class="ql-block"> 马场的马,多是蒙古马种,体格健壮,性情温顺而坚韧。它们或低头吃草,或昂首嘶鸣,或疾驰如风,各具情态。骑手们跨上马背,扬鞭催马,马便应声而动,四蹄翻飞,踏起一片尘土。那马场上的尘烟,被阳光一照,便显出金黄色来,与碧绿的草地相映,煞是好看。想骑跑起来的马,但这个时间段不行,套票中没有这个项目,时间不够也没做好思想准备,望马兴叹吧。</p> <p class="ql-block"> 还是来到了射箭场准备一试身手,似乎记得最近的一次草原射箭还是四年前塞罕坝草原的事了。这里的箭场设在草原的缓坡之上,背靠苍翠的山峦,面前是绵延起伏的草海。这是一方静默而充满张力的天地。它不似马场那般喧腾,却自有一股沉稳的气韵,像一位沉默的武士,弓已拉满,只待箭矢破空。</p> <p class="ql-block"> 摆好姿势拉满弓,微风掠过,草浪轻摇,仿佛也在为即将射出的箭矢助威。风裹着青草香掠过耳畔,弓弦嗡鸣的瞬间,所有杂念随箭尖一同飞向远方,这种心无旁骛的畅快,是草原独有的快乐馈赠。</p> <p class="ql-block"> 靶子感觉不远,靶心漆成红色,鲜明夺目。五个箭位有一个教练帮助不会射的人,我等不及自己直接上位,拉弓搭箭,瞄准靶心,然后放手。箭离弦时,带着"嗖"的一声,直向靶子飞去。每人五支箭我有三支中了靶心,而另外两支却连靶面都没中上,可见谈不上技艺,完全是在瞎蒙。</p> <p class="ql-block"> 走到马场边看看风景,很远的地方有两骑在奔跑,近处有闲散的马伸出头到栏杆外来吃草,有工作人员吆喝不要去逗弄它。风从草原深处吹来,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清新而自由。这样的风里站着,看着,心情不知不觉就变得像草原一样宽广,像天空一样高远。</p> <p class="ql-block"> 马场旁一座引人注目的宣传台佇立,如同一位披甲执锐的将军,傲视着这片辽阔的天地。战马神驹是草原上最富激情与力量的称谓,更是草原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它承载着游牧民族的勇敢与智慧,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在这里,每一次的骑行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每一声嘶鸣都是对自由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 还有游览马车供游人乘坐。坐上去照张相,感觉掉进了一幅油画里。草原上的马车之旅,是这样一段介于行走与飞翔之间的体验。它不快,却让人看得更清楚;不闹,却自有其独特的韵律。当马车缓缓驶向远方,车轮碾过草地的声音,铃铛的余韵,还有马匹呼出的温暖气息,都将成了记忆里温柔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 木兰草原的敖包由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石块垒砌而成,层层叠叠,自下而上逐渐收束,形成优美的圆锥造型。敖包顶端系着五彩经幡,在蓝天白云下猎猎飘扬,五种颜色在风中交织成一首无声的颂歌。草原的敖包不仅是地理的标志,更是草原民族精神的图腾。它连接着天地,沟通着古今,承载着牧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时间已近傍晚,抓紧时间回到小火车上赶往云中镇,那里有我们选中的游乐项目滑草及晚上看表演节目《云中战歌》。一路上看到有小直升机在空中翱翔,游人还可以从空中俯瞰木兰草原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王子湖边,一座纤巧的小吊桥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轻盈地横跨在碧波之上,将岸边的绿茵与湖心的琴岛温柔相连。这座看似简约的小桥,却是草原上最动人的风景线,承载着无数浪漫的传说与欢愉的笑声。小心翼翼又满怀欣喜地踏上这座晃晃悠悠的桥面,木板在脚下发出欢快的"咯吱"声,像是为我们的欢愉进行着伴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乐窝蜂巢迷宫,外形如同一座被阳光吻过的金色城堡,以六边形几何的魔法,将平凡的草原绿地幻化成充满童趣与智慧的奇幻秘境。这座由无数六边形蜂巢单元巧妙编织而成的迷宫,不仅是孩子们的欢乐王国,更是成年人找回童心的秘密通道。我们急着想玩一下更刺激的滑草等项目,这些乐趣就只能忽略了。</p> <p class="ql-block"> 鹿苑门前“咫鹿”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不是有一种很小的鹿。走到门前看介绍,原来是“近在咫尺”的意思,也就是可以与鹿亲近吧。没在套票游乐项目之内需另外购票,时间又紧,那就不去亲近了。</p> <p class="ql-block"> 此处草原上还有一个洞穴般的福地。据介绍游客喜欢在这个洞穴般的福地中静坐冥想。当外界的喧嚣被厚重的岩层隔绝,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与水滴落下的滴答声,心灵便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许多人发现,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洞穴空间里,思绪变得异常清晰,灵感如泉水般涌现。</p> <p class="ql-block"> 坐上了飞天魔毯上山准备玩滑草项目。这条看似普通的传送带,却将最朴实的登山方式,变成了云端漫步的浪漫诗篇,让每位游客都能以最优雅的姿态,触摸草原的辽阔与天空的蔚蓝。魔毯缓缓前行,速度刚好让游人有足够的时间,将沿途变换的风景一一收入眼底。</p> <p class="ql-block"> 排队有二十来分钟尝试了一次滑草。站在滑草道顶端,脚下是绵延起伏的坡地,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草原画卷。当工作人员轻轻一推,刹那间,草叶在膝下飞速掠过,风声在耳畔呼啸而起,整个人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下山坡。这种感觉既不同于滑雪的凛冽,也不同于滑沙的颠簸,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草原融为一体的流畅快感。</p> <p class="ql-block"> 玩完滑草项目天已黑草原上的彩灯亮起来,时间已近7点主场表演马上要开始,徒步赶往云中镇表演场。表演场旁边有不少餐饮及各种草原风情小型休闲娱乐摊位,它们如同草原上绽放的野花,虽不张扬却自有一番独特的魅力。这些看似简单的摊位,实则是草原文化最生动的微缩景观,是游牧智慧与现代趣味的完美邂逅。</p> <p class="ql-block"> "知道你会来,所以我在木兰草原等你。"这句话像一缕带着草香的清风,轻轻拂过心田,在时光里酿成最温柔的承诺。木兰草原知道,每一片草叶都在等待一个懂得欣赏它摇曳姿态的人;每一朵野花都铭记着与蝴蝶约定的花期;而那条蜿蜒的溪流,正数着日子等待一颗愿意倾听它歌唱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刚入场不久,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木兰草原的夜空骤然被点亮成一片璀璨的星河。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便在这天地为幕、草原为台的宏大舞台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序幕。观众席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仿佛古代的观战高台,让人不由自主地融入那金戈铁马的壮阔场景中。夜风拂过,带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与舞台上飘来的硝烟味奇妙地交融,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沉浸感。</p> <p class="ql-block"> 整场演出巧妙利用木兰草原的自然地形,将起伏的草坡化作连绵的战场,蜿蜒的溪流映照着刀光剑影,远处的山峦成为天然的幕布。当千名演员在广阔的草原上列阵而行,那种震撼人心的气势是任何室内剧场都无法复制的。演出的灵魂人物花木兰,在光影交错中被塑造得立体而丰满。从最初替父从军的决绝,到军中生活的艰辛;从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到功成名就后的淡泊归隐——每一个转变都被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呈现。</p> <p class="ql-block"> 45分钟的演出震撼落幕,赶紧又乘上小火车回到了梦栖谷。这里还有另一场歌舞晚会等着我们观看,导游说今晚是国庆节,会有不少网红的歌星出场献艺。可惜我们今晚还有近一个小时车程赶往武汉市区住宿,这场节目只能看看前一部分了。</p> <p class="ql-block"> 国庆当晚,木兰草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游客高峰。据官方统计,单日游客量突破2.5万人次。当夜幕降临后凤凰剧场上《歌唱祖国》《万疆》《大中国》等经典旋律响彻云霄时,万余名游客自发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音乐节奏摇摆歌唱。欢呼声、歌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浪,直冲云霄,每一声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 国庆之夜的木兰草原,不仅是一场歌舞盛宴,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爱国教育。当万名游客不约而同地挥舞国旗,当无人机在夜空中展现祖国象征,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彻草原,爱国情感以最自然、最真挚的方式流淌在每个人心中。小游客们手持国旗的灿烂笑容,老人们眼中闪烁的泪光,年轻人热情洋溢的舞姿,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爱国画卷。</p> <p class="ql-block"> 木兰草原的国庆之夜,是一首用歌舞谱写的爱国诗篇,是一幅用灯光绘就的盛世画卷,更是一场用热情铸就的全民狂欢。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每颗心都与祖国同频共振。木兰草原,用它独特的方式,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深刻体会到:爱国,原来可以如此热烈,如此美好,如此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走出剧场,门外还有《泼天富贵·木兰草原泰式泼水狂欢节》灯光秀。这项以“泰式泼水”为名的夏日活动把草原的辽阔与东南亚的热烈相融,尽管已于九月上旬收官,但此处灯光秀巳成为木兰草原夜游的标志性IP,成为不少游客今夏的“最后一场水仗”记忆点。</p> <p class="ql-block"> 星夜木兰的篝火广场同样灯火璀璨,这成百上千盏LED灯饰按照蒙古族传统的星辰图腾排列,远远望去,宛如将整条银河搬到了人间。这些灯光有节奏地明灭变幻,时而如流星雨倾泻,时而如极光流动,与中心篝火的跃动形成奇妙的和声。更远处,环绕草原的太阳能地灯连成一片温柔的光海,指引着晚归的牧人与游客。</p> <p class="ql-block"> 回到了景区大门前等待团队成员的集合。一座光影铸就的草原之门数十盏LED投光灯将飞檐翘角勾勒成流动的金色曲线,仿佛有看不见的巧手正为这座建筑加冕。主楼顶端的蒙古包造型装饰被柔和的暖光包裹,如同草原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俯瞰着来往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迎宾之光,温暖邀约。整个广场都是光与影的协奏曲,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录,更是草原人民敞开胸怀的象征。它用璀璨而不刺眼的光芒告诉每一位到访者: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入口,更是心灵通往草原诗意的门户。当您站在它的光影里,便已踏上了那条连接天地、贯通古今的草原之路。</p> <p class="ql-block"> 等待中还看到了真正的视觉奇迹才刚刚开始,千架无人机在夜空中腾空而起,如同被施了魔法的星辰,依次勾勒出"国之重器""天安门"等九三阅兵经典画面,随后又变幻出"五星红旗""我爱你中国""愿祖国安康,愿山河无恙"等深情告白。这些光影图案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变幻,与地面上跳动的篝火、绚丽的灯光秀交相辉映,将草原夜空装扮成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这震撼的夜色中,我挥手向木兰草原告别,门楼与灯影在夜色里站成剪影,像为远行人点亮的归路坐标。这张留影在日后某个时刻浮现时会提醒我:这片草原,曾如此真切地拥抱过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