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来—心灵教师赵美云的家访之路

如若清然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赵美云老师已踏上家访之路。作为株洲市第七中学的班主任,她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唯有走进学生的家庭,才能触摸到教育的本质。她的家访之路,不仅是为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更是用爱与责任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家访从每个学期的开学开始。秋风裹挟着凉意,但赵美云与任课教师们的脚步却格外坚定。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叩开一扇扇家门。面对叛逆期的学生,她耐心倾听家长与孩子的矛盾,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化解代际冲突。每一次家访,都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她将学校的温暖带入家庭,也将家庭的期待带回课堂。</p><p class="ql-block"> 赵美云深知,家访不是简单的“情况汇报”,而是教育理念的共鸣。她曾遇到一位单亲母亲,因经济压力对孩子学业焦虑不已。赵老师不仅帮助申请助学资源,更定期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其发掘自身潜力。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成绩显著提升,母亲眼中重燃希望。这样的故事在家访中不断上演——她用行动证明,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生命的关怀。</p><p class="ql-block"> 家访之路并非坦途。有时,她需要反复沟通才能获得家长的信任;有时,面对复杂的家庭问题,她需联合学校心理教师共同解决。但无论多艰难,她始终秉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信念。她的家访手册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家庭的需求:有的需要学习辅导,有的渴望情感支持,有的亟待改善亲子关系……这些笔记,成为她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协奏曲。”赵美云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她推动建立家校共育机制,组织家长进课堂听课、参与食堂管理,让教育透明化、互动化。家长们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与教师携手为孩子成长护航。</p><p class="ql-block"> 寒来暑往,赵美云的家访之路从未停歇。她以爱为灯,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以心为桥,联结家庭与学校的期待。她的脚步,丈量着教育的温度,也让无数孩子明白:无论身处何方,总有一份牵挂,为爱而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