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我参加了为期六天的国培十堰市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初中劳动教育)跟岗培训,如一场春风化雨的启迪之旅,让我在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交汇处,触摸到教育最本真的温度与深度。当劳动不再只是汗水的流淌,文化不再仅是书本的记载,二者交融所孕育的,正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与五育融合的崭新图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尤令我动容的,是那一颗颗葫芦所承载的教育智慧。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在葫芦文化的深度实践中,劳动与传统工艺交相辉映:从田间种植到手工雕刻,从彩绘装饰到葫芦丝演奏,再到电商销售,学生在“种葫芦、做葫芦、赏葫芦、卖葫芦”的完整链条中,不仅锤炼了动手能力,更浸润于民俗文化的滋养之中。财商启蒙、审美提升、责任意识悄然生长,真正实现了“小葫芦”撬动“大教育”的育人奇迹,诠释了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尚劳的深度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培训更系统指导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堂优秀的劳动课,应根植于学生生活,兼顾安全与创意,以“四位一体”——教学设计、PPT课件、学习任务单、评价量表——构建完整教学闭环,推动劳动课从简单的“动手操作”升华为促进成长的“心灵耕耘”。而学校管理的项目化转型,则为课程研发提供了机制保障,助力教师团队高效协作,开发出贴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劳动课程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茅箭区实验学校以“尚美教育”为引领,构建“三类六会”跨学科融合项目群,将“德之美、学之美、技之美”融入育人全过程。其“四全融合”劳动教育新模式——全科融合、全程渗透、全员参与、全动应用,让劳动教育突破边界,成为贯穿课程体系的脉络。三大课程群“尚美种植”“尚美艺趣”“尚美生活”横跨人文、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使劳动不再是孤立的技能训练,而成为五育并举的坚实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通过此次学习,我收获颇丰。了解到劳动课程可创新课时安排、全员参与建设并依托校本资源开展,还学习了课程建设从特色做法梳理到系统建构的路径,以及“四全融合”的系统模式,为后续课程开展提供了多元思路与有效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望此次培训,我深切体悟:劳动教育,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是五育融合的桥梁,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阶梯。它连接过去与未来,贯通知识与实践,唤醒内在潜能。未来教学中,我愿将这份感悟化为行动,让劳动教育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在学生心田播下求真、崇善、尚美的种子,静待其破土而出,向阳而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