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千古名句。黄庭坚1045年出生于“华夏进士第一村”修水湾畔的双井村。</p><p class="ql-block"> 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人杰地灵,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人文底蕴深厚。在整个科举时代共走出了73位进士,在北宋时期,黄氏家族诗书传承,人才辈出,走出了48名进士,其中5位官至尚书。</span>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古二十四孝之一黄庭坚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1045年7月28日—1105年11)字鲁直,号清风客、山谷道人、山谷老人、双井老人。官谥文节。世称黄子、黄九、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黄双井等。</p><p class="ql-block"> 修水黄氏,诗书世家,书香越过十代。 黄庭坚的十世祖黄翰是唐朝中期的进士,九世伯祖父黄保仁是大唐进士,八世祖黄荣为大唐副相右仆射,七世祖黄浩为晚唐进士,六世祖黄玘为晚唐举人,六世叔祖黄璞为南唐进士。五世祖黄赡为南唐进士,历著作郎,知分宁县。四世伯祖黄元绩为南唐进士,是分宁黄氏自浙江金华迁居江西修水后的第一位黄氏进士。四世祖黄元吉为举人,藏书万卷;三世祖黄中理为大宋举人,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是当时驰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祖父黄湜为大宋进士,黄湜十三兄弟,十人进士及第,时称十龙。父亲黄庶,为大宋进士,著名的诗人,康州太守。</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1067年中进士(时年22岁),历任叶县县尉、泰和知县、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因新旧党争屡遭贬谪。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享年61岁。南宋高宗时追封其为龙图阁学士,加太师,后又获谥号“文节”。这个命途多舛的帝国边缘人,死后却让历史深深铭记了近千年。他与苏轼并称“苏黄”,成为宋朝诗坛的双子星座。</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强调“无一字无来处”;诗风奇崛瘦硬,与苏轼齐名;词作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著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在书法上独创“荡桨笔法”,行草书纵横奇崛,代表作《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为书法经典,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p><p class="ql-block"> 9月28日,晴。清晨6点,我们沿着美丽的修水河畔,踏马来到飘着千年书香的双井村,修水河畔的双井村,不仅滋养了黄庭坚这位宋代著名的“诗书”大家,还孕育了48位黄氏进士,铸就“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科举传奇。双井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才子的风骨。双井村的每一片山林都飘着书香。我们先后膜拜了黄庭坚这位宋代著名的“诗书”大家的出生地里、长眠地,告别令人震撼的进士园,我们一路翻山越岭进入湖北省通山县。当天骑行115公里,累计骑行1360公里。</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晴。从通山经咸宁返汉。当天骑行116公里,累计骑行1476公里。自此,我们历时14天的井冈山之旅圆满收官。</p><p class="ql-block"> 14天来,二十名平均年龄66岁的骑侠,以满腔的热忱,顽强的斗志,战“老虎”,迎风雨,一路翻山越岭,跟着伟人的足迹,沿着秋收起义的路线,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我们用热的血、铁的腿,先后丈量了湘鄂赣三省十九县市(大冶、阳新、九江、庐山、德安、安义、奉新、新干、高安市、樟树市、吉安市、井冈山市、永新、萍乡、浏阳、铜鼓、修水、通山、咸宁)。我们先后膜拜了中华贤母园、万家岭大捷纪念园、白鹭洲书院、安义古村群、诗人陶渊明、杨万里、黄庭坚故里、科学家宋应星故里、传奇女杰贺子珍故居、开国大将杨勇故居、民族英雄文天祥纪念馆、井冈山主峰景区、黄洋界、八角楼景区、毛主席茨坪旧居、朱毛起义军会师地、秋收起义纪念馆、秋收起义阅兵地、毛主席脱险福地、文家市转兵会师处、修水东浒寨景区等。我们被革命先辈、先烈、民族英雄的事迹深深感染,被伟大祖国的壮美山河所陶醉。</p><p class="ql-block"> 我们何其有幸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 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年年岁岁、千秋万代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 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民族英雄致敬!</p><p class="ql-block"> 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牺牲的烈士致敬!</p><p class="ql-block"> 向一代伟人毛泽东、女杰贺子珍致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上6点,我们踏马从修水县城出发,沿修水河畔进入黄庭坚故里双井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双井进士园。在北宋时期,黄氏家族诗书传承,人才辈出,走出了48名进士,其中5位官至尚书。</p><p class="ql-block"> 修水黄氏,诗书世家,书香越过十代。</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的十世祖黄翰是唐朝中期的进士,九世伯祖父黄保仁是大唐进士,八世祖黄荣为大唐副相右仆射,七世祖黄浩为晚唐进士,六世祖黄玘为晚唐举人,六世叔祖黄璞为南唐进士。五世祖黄赡为南唐进士,历著作郎,知分宁县。四世伯祖黄元绩为南唐进士,是分宁黄氏自浙江金华迁居江西修水后的第一位黄氏进士。四世祖黄元吉为举人,藏书万卷;三世祖黄中理为大宋举人,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是当时驰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的祖父黄湜为大宋进士,黄湜十三兄弟,十人进士及第,时称“十龙”。父亲黄庶,为大宋进士,著名的诗人,康州太守。</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强调“无一字无来处”;诗风奇崛瘦硬,与苏轼齐名;词作与秦观并称“秦七黄九”,著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在书法上独创“荡桨笔法”,行草书纵横奇崛,代表作《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为书法经典,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不仅诗书双绝,更是一个大孝子,其涤亲溺器的孝行被列入《二十四孝》孝道典范。</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任太史时,每日亲自为母亲清洗便桶,数十年如一日。他认为孝亲是子女本分,与身份无关,拒绝仆人代劳。此事被列入《二十四孝》。</p> <p class="ql-block"> 魁星楼是双井村进士文化地标,建于杭山半腰,高21米,为三层全木结构,第三层记录历代高考状元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双井街。</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故居,展示黄庭坚的生活起居、读书习字、孝亲会友的情景,还有黄氏源流、黄庭坚父母妻室、黄庭坚年谱、家规家训、黄庭坚少年时期的传说故事。展现黄庭坚的人品及其成长过程和家庭背景。</p> <p class="ql-block"> 黄庭坚于1105客死于广西宜州南楼。1109年由其学生苏伯固、蒋湋扶柩回归双井,安葬于故居附近,一代诗人、书法大家终于魂归故里。</p><p class="ql-block"> 墓园由三部分构成:墓体、墓碑、陵园。墓体坐北朝南,封土高1.92米,直径2.76米。墓前4柱3碑,中刻“宋谥文节黄山谷公墓”,两旁刻其传略。大门为牌坊式门楼,内置碑刻式屏风,外筑围墙,植以松柏。占地面积6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这些高大的石碑展示了黄氏家族48位进士的姓名、科举年份及成就。每一个高大的石碑,就是一名进士,这壮观的进士园,充分展示了双井村最作为“华夏进士第一村”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告别千年文脉双井村,我们打马前行在前面的杭口镇街边早餐店,各吃了汤面(米粉,调料很多,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秀美杭口镇!再见了,神奇双井!</p> <p class="ql-block">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太阳山位于修水县布甲乡,主峰白沙尖海拔1319.3米,为修水县八大山峰之一,属幕阜山脉中段。太阳山拥有三万亩野生樱花和杜鹃花景观,每年春天满山遍盛开了娇艳的樱花和杜鹃。</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骄阳似火,我们开始进入盘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桃花农庄午餐,期间向他们咨询到通山去的路口,农庄老板说,都是水泥路,好走。午餐后,我们小憩片刻,继续向山而行,这是一条乡间小道,路面已经硬化,我们顶着骄阳爬坡前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骑到了山顶,进入湖北九宫山保护区范围,这里是湖北与江西交界处。</p><p class="ql-block"> 万万没想到,这是一条年久失修的烂路,陡峭的山坡,沙石泥土路面,坑坑洼洼,我骑了几十米,赶紧特别危险,马上下车推行,并打电话给后面的电助力队友,让他们绕道而行,非常遗憾,他们已经开始爬坡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坡后进入冷水坪,这里曾是鄂东南独立红三师红八团黄荆余家巷住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进入通山县。今天骑行116翻山越岭进入湖北省通山县。当天骑行115公里,累计骑行13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晴。我们早餐后踏马直奔武汉。掠过刘家桥村后,遍地桂花香。国道两边基本都是高大的桂花树,现在正是丹桂飘香的日子。在桂花树下,随处可见拿着长竹竿敲打桂花的人们,地上是一簇簇金色或粉色的桂花,花香怡人。</p><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我们到达北伐名镇,也是著名的鸡汤小镇-贺胜桥。我们四人点了一份鸡汤,二个小菜,男侠们想要飞起来,因此,他俩一人一个大鸡翅。我和阿娇想补腿劲,一人吃了一个大鸡腿。一大盆鸡汤喝得是干干净净。吃饱喝足,踏马回家。当天骑行116公里,累计骑行1476公里。本次井冈山之行,历时14天,园满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