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例展示,碰撞研讨智慧——裴绍志名师工作室《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主题教研活动总结

汉沽第九中学 张陆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裴绍志名师工作室于9月12日在滨海新区汉沽东海小学成功举办了一次以“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一节精彩的展示课为载体,通过深入的观课、议课与研讨,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思维碰撞中对如何有效教授篮球基础技能、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一、 课堂风采:精雕细琢,精彩绽放</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核心是工作室骨干教师张陆老师执教的《小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张老师的课堂设计精巧,环节清晰,充分体现了“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1. 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课程伊始,张老师设计了以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趣味慢跑和球性练习作为热身活动,不仅迅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将球感练习自然融入其中,为后续主教材的学习做好了铺垫。</p> <p class="ql-block"> 2. 层层递进,突破难点:在教学主体部分,张老师精准把握了行进间运球“手触球部位”与“落点控制”两大关键难点。他通过示范讲解、分组练习、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术要领。整个教学设计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有效帮助学生克服了“人球结合”的障碍,稳步提升了控球能力,并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3. “学、练、赛”融合,提升综合素养:课堂后半部分,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运球接力赛”。这一环节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比赛中,学生不仅运用了刚学的运球技能,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赛中练”。</p> <p class="ql-block">  4. 关注个体,精准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巡视细致,能敏锐地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低头看球”、“手掌拍球”等问题,并及时通过集体讲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纠正,展现了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二、深度研讨:思维碰撞,集智共研</p><p class="ql-block"> 展示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围绕张老师的课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研讨氛围真诚而开放,既有由衷的赞赏,也有建设性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p><p class="ql-block"> 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大家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可进一步优化的建议,例如可以更细致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有成员建议,在运球练习环节的转换间隙,可巧妙融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如几次深蹲跳或滑步,这样既能保证课堂运动负荷,又能丰富练习内容,避免单一技能练习可能带来的枯燥感。</p> <p class="ql-block">  三、 前行方向:笃行不怠,履践致远</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卓有成效的集体智慧盛宴。通过观摩和研讨张老师的展示课,我们深刻认识到:一堂好课,始于精准的教材分析与学情研判。只有深入理解技能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教学路径。</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裴绍志名师工作室将继续秉持“研以致用”的原则,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教研活动。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深耕与探索,每一位成员都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促进区域体育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