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晋”印象(六)——敬仰悬空寺

谦谦君子(潘万宝)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潘万宝</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潘万宝</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来至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说起恒山和悬空寺,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悬空寺就建在恒山第二峰上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反正我有点孤陋寡闻,我在此之前是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山西游,悬空寺是重要一站。去行的路上,我们的车穿行在山水间。道路并不宽敞,四周风景却跟我们过去对山西灰蒙蒙、光秃秃的印象完全不同。我手握手机,不停地抓拍着窗外倏然而过的风景,把一幕幕美景定格在手机里。路标上不断出现我们熟悉的地名、河流、山峰的标识。看到路标上的桑干河,让我们想起了丁玲的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看到了悬空寺、恒山的标识,我还在想,目的地是悬空寺,但恒山就在同一个方向,却没有列入此次打卡地,有点遗憾。好不容易来到大同市,恒山就在前方,是否要调整一下行程,去游览一下北岳恒山?</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还在思忖着怎么调整行程的时候,我们的车子已经到了悬空寺景区入口。导游开始了他的讲解,他告诉我们:悬空寺建在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的恒山第二峰翠屏峰上‌。其主体建筑群镶嵌于恒山翠屏峰的凹陷处,距地面约60米,整体呈南北走向的横向布局。恒山作为五岳之一的北岳,其翠屏峰以陡峭的崖壁和独特的山形为悬空寺提供了天然屏障,减少了风雨侵蚀。</p><p class="ql-block"> 原来,恒山和悬空寺竟然是一个景区。幸亏我在车上没有跟大家提出:看过悬空寺,再改道去登一下恒山。差一点就暴露了我的孤陋寡闻,好险啊!差一点就贻笑大方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车啦!”同伴轻推了一下正在发愣的我。我赶忙起身,跟着大家下了车。下车点距离核心景区还有一段上坡路,游客必须步行前往。道路位于恒山两峰之间的峡谷,左侧是恒山第一峰天峰岭,右侧是第二峰翠屏峰,路的右侧是一条河流,河面上怪石如卧兽,湍急的河水翻着白色的浪花滚涌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水汽,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湿湿的、凉凉的。</p> <p class="ql-block">  “看!悬空寺。”同伴手指着前方山崖,惊呼一声。我抬起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可能是眼睛老花,亦或是距离较远的原因,我一时竟没有看到悬空寺。我扶了扶眼镜,定睛一看,悬空寺竟然“贴”在悬崖上,因为山体高大,依附在山崖上的悬空寺竟显得很小,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气势宏伟。远望如一幅浮雕悬挂于灰褐色的崖壁间,木质楼阁仅靠数十根嵌入岩壁的横梁支撑,仿佛被无形之手托着。</p> <p class="ql-block">  因网上预约未能成功,我们遗憾错失登上悬空寺的机会——既无法近距离领略其建筑的奇特、巧妙与精美,也没能亲眼观赏寺内的布局与陈设,只能站在景区广场,隔着一条河流,远远仰望崖壁之上的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为了弥补我们的遗憾,导游给我们详细讲解有关悬空寺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悬空寺依托山岩建造,未增加山体负担,利用天然凹槽作为支撑平台,体现对自然条件的精准利用。 ‌<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仰望峭壁,飞檐斗拱,宛如仙境。</span></p><p class="ql-block">‌ 整个寺庙建筑都采用木质榫卯结构‌,就是用铁杉木制作“挂钩”插入石孔固定,通过楔子卡紧岩石,形成膨胀螺栓般的支撑结构,每根柱子可承重数吨。 ‌</p><p class="ql-block"> 导游指着远处的悬空寺,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它的空间布局特点。寺庙采用“一院二楼”格局‌:主体布局为寺院、南楼、北楼,形成横向多层次结构,南北两座阁楼通过栈道相连,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阁、栈道、环廊相互交错,形成“层楼高悬,曲榭斜倚”的江南园林风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悬空寺罕见地融合了佛、道、儒三教:纯阳宫供奉吕洞宾,雷音殿安放佛陀,三教殿则并立老子、孔子与释迦牟尼像。这种共存不仅展现古代宗教的宽容,更隐喻一种“悬而未决却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家听完导游的讲解,各自散开,寻找着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着崖壁上的悬空寺,并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纪念照。</p><p class="ql-block">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带着没有登上悬空寺的遗憾和不舍,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路,同伴们不时地回望悬空寺。车子载着我们走出了恒山峡谷,大家依然还沉静在游览悬空寺的惊叹、敬畏中。这座镶嵌在恒山峭壁上的千年古寺,以其惊险的建筑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魅力,已经远超一座建筑本身。它是古人智慧的诗意凝结,是自然与人文的极限对话,更是一面映照生命韧性的镜子。</p><p class="ql-block"> 此时,夕阳西下,我再一次回望悬空寺,那一刻,悬空寺已不仅是景点,而成为了关于智慧、坚韧、包容与永恒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