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奇观一一壶口瀑布

山人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玛曲曲果泉眼涌出,奔流至此,河口收束,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故<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span>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2022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1日,诗人张光年(笔名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历黄河险滩急流、怒涛漩涡及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场景,聆听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到达延安,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同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p> <p class="ql-block">“壶口”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如“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都与大禹治水的路线与策略有关。这里提壶口而未言瀑布。北魏《水经注》详细描述孟门瀑布,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瀑布已上移形成“十里龙槽”,表明其因溯源侵蚀年均后退约20厘米。‌‌</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历史厚重。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春秋季水雾弥漫,夏季洪流汹涌,冬季冰瀑晶莹。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明代诗人惠世扬《壶口咏》云:</p><p class="ql-block">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p><p class="ql-block">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p><p class="ql-block">桃浪雨飞翻海市,松崖雷起倒蜃楼。</p><p class="ql-block">鳌头未可寻常钓,除是羽仙明月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