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星沉燕赵,恸鸿哲永逝,沧溟空阔。规范场中窥万象,宇称守恒新页。诺奖辉寰,稼先同契,赤子怀冰洁。归根桑梓,育英才尽丹血。 </p><p class="ql-block">遥忆滇蜀青衿,寒窗砺志,剑啸南云裂。杨-米奇章光亘古,相对论同彪烨。素抱萦心,文章千载,肝胆悬明月。星河垂曜,大名长耀天阙。</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2025年10月18日)[1],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之一。 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鲍尔奖、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1999年获昂萨格奖、 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发布,杨振宁位列第49名。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签署捐赠协议,并为“杨振宁资料室”揭牌。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3]。2023年4月3日,香港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博士学位[4]。7月8日,担任国际数学与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8日,杨振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