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间优秀的书店,往往承载着城市的灵魂。在昆明老街文明街的古朴与幽静中,隐藏着一间流淌着上世纪历史韵味的东方书店。这家书店虽然不大,但里面收藏了很多旧书和老物件,一进门就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书店就伫立在老街的闹市区,但却有着闹中取静的从容与自在。门口“古来最长久人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的对联让爱书的人顿生归属感,仿佛推开这扇门,就能与满室墨香撞个满怀,连脚步都不自觉放轻,生怕惊扰了字里行间的岁月悠长。</p> <p class="ql-block">东方书店始于1926年,由胡适先生的学生、昆明人王嗣顺先生创办。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李公朴、汪曾祺等名家、学子曾经常到访,现存书架中仍保留着1985年出版的《昆明民间故事》等经典读物,弥漫着文墨香。 </p><p class="ql-block">书店至今坚守“八不卖”准则(成功学/鸡汤类不售),专注人文社科与云南地方志,收藏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全套。“八不卖”准则是由书店创始人王嗣顺于1926年确立,2018年复建后延续至今,旨在倡导普世价值观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东方书店的创立人王嗣顺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受到过新思潮的影响,经历过“五四运动”,王嗣顺在回到家乡后创立了这个全昆明的第一家书店。</p><p class="ql-block">书店内陈设古朴,保留两层木结构建筑,螺旋楼梯、民国名人照片墙(如林徽因、胡适等)以及旧书堆砌的角落,均透露出历史厚重感。一楼以旧书和珍稀外文书籍为特色;二楼则设有临窗阅读区,木格窗、老式家具与绿植相映成趣,成为读者静思或交流的雅致空间。</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东方书店的转角楼梯是该书店的标志性景观,由书堆砌成,书籍从地板堆放到天花板,形成独特的书堆景观,游客常在此拍照打卡。楼梯转角处堆放的书籍和昏黄的灯光营造出文艺复古的氛围,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文艺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我们也被这转角楼梯深深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网红打卡点,更是因为它每级台阶都浸着墨香,抬头能望见书架延伸的弧度,仿佛一步就能踏入书里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后,东方书店曾是西南联大文人的精神港湾,成为学生、教授最常打卡的地方。众多如闻一多、汪曾祺、李公仆、林徽因等文学巨匠纷纷踏入书店,使得东方书店成为了学子们寻求知识的殿堂,以及“新青年”们汇聚一堂交流进步思想的摇篮。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东方书店不仅仅是一个供人博览群书的场所,它更是照亮新思想火炬的“希望之光”。</p> <p class="ql-block">东方书店二楼是一个充满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的阅读空间,沿街的窗户旁摆放着绿色的皮椅子,顾客可在此品咖啡、阅读书籍,感受民国时期的文化氛围。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倚窗而坐,可以俯瞰老街屋顶和行人,抬头是青瓦错落,低头是文字流淌,随手一拍都是生活诗。</p> <p class="ql-block">书店二楼主要以书籍为主,陈列着各类图书,包括经典老外文书。一排排书架,承载着万卷书籍与古旧物件,每一处都散发着引人深思的韵味。墙面悬挂着民国时期大师的照片和林徽因、汪曾祺等文化名家的书房复制品。部分区域保留了民国时期的摆件和黑白照片,增强历史厚重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书店二楼,游客虽多,但都轻声细语,脚步放的很轻,整个二楼安静祥和,窗明几净,旧楼、旧椅、旧书与旧照片共同交织,将流转的时光凝固在旧时的记忆中。</span></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时期转眼近百年,文化思想的火炬传递至今,仍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土壤里燃烧出理想的光。书店不仅延续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思想文脉,更让百年前的文人风骨在墨香中代代相传,就是在错落有致、别具匠心的装潢中,也透露出一种独特的联大气息。</p> <p class="ql-block">无论你是漫游昆明的游客、生活在此的市民,还是潜心向学的学生,东方书店都值得你用一个周末去沉浸式体验。重走文人走过的路,细品他们看过的书,让思绪穿过时光的缝隙,与闻一多、林徽因、汪曾祺共读一卷,触摸那段温润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近百年的书店里,时间仿佛按下了慢放键。人们在此寻觅知识的踪迹,细品文字的魅力,书香浓郁,文艺气息四溢。这里不仅是书的海洋,更是灵魂得以停靠的栖息地——你只需静享独处时光,沉浸在某本书的世界里,再配一杯清茶,内心的喧嚣自会消散,安宁与平和便会自然漫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