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飞鸿】(349)

铁丁

<p class="ql-block">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老家河滩还是稻田,田埂种地豆。河滩种粮食,不怕发洪水吗?怕,但那时候十年发一次大水,地种了,收了就赚了,水冲了就当白受累了。这几年不行了,3️⃣两年就发一次大水,地不值得再弄了。</p><p class="ql-block"> 那些原本热爱土地的人,在经历一次次打击后,也心灰意冷了。后来许多人家的地,经过流转,又回到集体手中。个人不种地也能得几百块钱。集体种景观稻子,景观葵花。前年发的大水,今年又发了。洪水漫过河坝,把地泡了,又成河滩了。</p><p class="ql-block"> 等这代爱土地的人都不在了,将来会怎么样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宇宙之博大精深,人就显得渺小如微尘。人胜不了天,所以先贤说顺应自然。在这场背景下,人不管多强大,某种意思上也还是“奴”。自然的奴,权力的奴,金钱的奴,食物的奴,心的奴。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精神的完全自由是没有的。扫地僧和方丈的心态决不会相同。</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 土地承包制的形式已经四十多年了,这个曾经让亿万农民摆脱束缚迎来解放的壮举,在逐渐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拥有多少土地,成为地主容易,成为富豪很难。承包一千亩地种粮,不如买十亩地开发个商品房。这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民的尴尬。这就证明,四十多年之前的形式需要修正了,几十年不变,不是事物向上发展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村里种地的人,基本都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虽然辛苦,一个月挣的钱比守着地头种庄稼一季得到的多。他们普遍孝顺,不让父母种庄稼,他们自己也不种,剩下的办法就是转租了,合同一签多少年。于是担忧就出来了,万一哪年饥荒了,有多少家没地了,土里刨食都没土。饥饿就是个幽灵,在人类文明的某个拐角处藏着,突然出来,就是又一个1942。</p><p class="ql-block">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难啊。</p><p class="ql-block"> 很庆幸的是一代六十岁以上的爱这片土地爱种庄稼的人还在。</p><p class="ql-block"> 现在AI领域有个新概念叫“对齐”,是人类试图解决AI失控闯祸问题的核心方法。但历史是现实也是,对齐极难!人与自然对不齐,人与科技对不齐,人与人更对不齐,人成了天奴,地奴,事奴,欲奴。加速的推陈出新,也加速了各种矛盾的深化,人的本性不断被物化,人的行为却桀骜不驯的任性张狂,于是,资源与权力,利益与道德,内容与形式,文明与暴力,在现阶段空前对不齐,这是让普通人感觉热闹得聒耳,却又找不到真相找不到事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