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疤痕,生命的画廊——广东大峡谷、韶关丹霞山及罗霄山大裂谷纪行

水清浅

<div>《峡谷天梯叩问》</div><div><br></div>抵达广东大峡谷时已是下午时分,游人不多。最先迎接我的便是那蜿蜒曲折很是狭窄的长长的阶梯,一路往下本以为比爬山更省力,可惜我犯了经验主义的重大错误。<div><br></div><div>这一路往下的阶梯不但高低错落不一,而且陡峭,我几乎是一路扶着旁边的扶手才能往下前行的。真没想到广东大峡谷是我这一生走过的最费腿的阶梯,体力不行在这里完全得到验证。</div><div><br></div><div>广东大峡谷专治各种不服。</div> <div>谷底倒是另一个世界。碧绿的潭水如翡翠般散落,水潭清澈见底,映照着峡谷上空的一线蓝天。</div> 水流从200多米高的悬崖飞泻而下,撞击着谷底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飞溅的水雾扑面而来,在这炎热的南国夏日,竟让人感到一丝难得的清凉,暂时忘却了已发软的双腿。<div><br></div><div>沿着谷底前行,不时会遇到从谷面挑着豆腐花下来卖的阿婆。她们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却带着温和的笑容。想到她们每日在这险峻峡谷中上下,只为给游客送去一碗碗清甜的豆腐花,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生活。</div><div><br></div><div>而在此小憩的我,累的除了看着小伙伴吃着阿婆的豆花外,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只大口大口地喝着温水滋润着干渴的喉咙。</div> 这台阶看起来还不错,但实则很高很陡,相当难走。<div><br></div><div>石阶在山谷中盘旋而下,像悬挂的惊叹号。每一步都是与自己的对话——膝盖的颤抖是身体的低语,额角的汗珠是意志的结晶。</div><div><br></div><div>在气若游丝的瞬间忽然懂得,这哪里是登山?分明是大地竖起的琴键,用双脚弹奏生命的乐章。</div> 行走在广东大峡谷的峭壁间,耳畔是亿万年的风吟,脚确在不停的发抖。 接片。 以下为手机摄影 峡谷上空,高空钢丝表演者正在300米的峡谷上展示平衡技艺,他们如履平地的从容,与游客们战战兢兢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选择了一条较为险峻的路线上谷,当我面对那一千三百级天梯时,才真正听见生命的回响。<div><br></div><div>1368级的“通天梯”近乎笔直地悬挂在峭壁上,石阶错落无规律,坡度达70度。我紧紧抓着扶手,一步一步向上挪移。</div><div><br></div><div>下山的台阶几乎已经耗尽了我所有的体力,爬了一小半同行的司机实在看不下去了,伸出了援手说要拉我上去。拉三十级休息一下,拉了三次我心脏就受不了了,心都要跳出来的感觉,只好让司机先走。</div><div><br></div><div>如果往回走还是要爬来时的台阶,更加难行,真是欲哭无泪的绝望之感袭上心头。咬着牙爬到还剩三分之一的休息平台时,向一位卖水的老爷爷卖了一瓶水停下里休息的间隙,听老爷爷说中间的铁轨实际是可以应急用的。此时我好希望身上能长出翅膀飞上去啊,要不然眼前突然出现一部电梯,或者打应急电话把我拉上去。哎~~心里闪过无数个念头,也唯有一声叹息。</div><div><br></div><div>最后一段是茂子用一根木棍把我拉上去的,爬个山真的没有征服的孤勇感,只觉得我是用生命在爬。</div> 小伙伴拍的。 右大侠在山顶看热闹拍下了我很惨的样子,此时我的相机和背包都已经拿给小伙伴了,空手还是喘不过气,脚软的好像不是自己的。 小伙伴拍的。<div><br></div><div>驻足回望,来路已隐入苍翠。原来最壮美的风景,总要经过天梯的淬炼;最轻盈的云海,终须历经沉重的攀援。当群山在脚下绵延,我终于明白:我们征服的不是高度,是内心那座曾经不可逾越的峰峦。<br><br></div><div>但我估计再也不敢来了,不是我征服了山,是山征服了我,不服不行。</div> 《赤壁丹崖间的生命沉思》<div><br></div><div>丹霞山,这座“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红色石峰,用它亿万年的沉默,向世人诉说着时间的秘密。</div><div><br></div><div>多年前就已经很向往了,但国庆期间来丹霞山旅游,来前有多盼望最终就有多失望。排队排的人都快崩溃了,老旧的索道完全无法满足国庆巨大人流的运力。</div><div><br></div><div>本来茂子说早起6点出发,我们因为在大峡谷累坏了,大家都否决了这个最优的提议,结果我们只能自食其果。</div><div><br></div><div>到达山上时光线感觉很不好,雾气也很重,完全不通透。跟着人流一路走我也不知道走到哪里,看了啥风景。要看的风景好像一处也没看到,感觉是最盲目、最失望的一次旅行。</div><div><br></div> 这里是一线天? 唯一喜欢的一张摄影照片,强烈的阳光在两山之间撒下了丝丝缕缕的线条。 以下为手机摄影。<div><br></div><div>在索道桥箱里拍摄的风景,用无人机拍摄应该还是很美的。</div> 远眺雾蒙蒙起伏的山峦。 10.3号下午在湖南郴州苏仙区的休息区里,遇到据说是一位老太太开的房车,后面拉着的那辆越野车好靓,都不知道是啥模样的老太太,又好奇又钦佩。 《罗霄山大裂谷,大地上一道美丽的伤痕》<div><br></div><div>10.4日下午,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仙口湖。泛舟湖上,清风徐来,领略着大裂谷夹岸对峙的湖光山色。</div> 山河壮丽,岁月深邃,在这片被誉为“湘赣大地最美伤痕”的奇景中,我寻找着地球的脉搏。<br><br>踏入罗霄山大裂谷的那一刻,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谷外的炎热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裹挟着溪水凉意的清风,比外界低了好几度的气温让人顿觉神清气爽。<br><br>两侧岩壁如被巨斧劈开,抬头望去,“一线天”的缝隙间漏下几缕阳光,照在谷底溪流上,泛着碎银般的光。 弃船上岸,我们踏上滨水栈道,开始了更深度的探索。栈道修建长度约2公里,沿着峭壁蜿蜒前行。在这里,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景区特色景观奇迹——黄坳断裂带。 罗霄山大裂谷正处于黄坳断裂带中心位置,原本应该是连绵的山体有明显的割裂,山的中间塌陷下去40-50米,展现了地壳运动的壮观景象。光洁平整的断层如同被巨斧劈开,这壮丽而略带残酷的美,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东江没有看到的撒渔网在这里看到了,只是不知道竹筏上的人是在打鱼还是捞垃圾?让我们猜测了好半天。 站在悬空索桥上,俯瞰深邃的谷底,触摸着刀削斧刻般的断崖峭壁,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栈道共设有6个观景台,每个观景台都有不同的视角,欣赏着看不到顶的瀑布和形形色色的奇峰。 当抵达河滩边的观景平台时,景区最独特的景观展现在眼前——野趣温泉。<div><br></div><div>右溪河清冷的河水与沸腾的自冒温泉交融,河里是清冽的河水,沙滩是80摄氏度的温泉,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现象“冰火两重天”。</div><div><br></div><div>我们飞奔着跑向河滩,立马脱掉鞋袜把这些天酸疼的厉害的双脚泡到别人早已挖好的野温泉坑内,瞬间舒麻的感觉从脚底慢慢往上涌起,太舒服了,所有的疲惫之感在温泉水中慢慢消失。</div><div><br></div><div>我一边泡脚一边看向四周,才发现原来河滩上的鹅卵石下面一挖就能挖出冒着热气的温泉,温度高达80℃,日流量达2500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div><div><br></div><div>但温泉需要与河边的溪流混合才能得到适宜的泡脚温度,我泡脚的这个坑往河滩上的部分水比较烫,下面的部分水温刚好,这种体验真的很神奇。</div> 泡在天然的温泉中,欣赏着山谷的自然风光,所有疲惫都随着蒸腾的热气消散在天际。 我们泡在温泉里都不愿意离开,岸上工作人员一直在喊,说赶快上岸回去了,要不然晚上开船比较危险,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 以下为手机摄影。<div><br></div><div>离开罗霄山大裂谷时,夕阳已为群山镀上金边。回望这道“湘赣大地最美伤痕”,我心中充满感激。<br><br>感激这亿万年的地质变迁,造就了如此壮美的景观;感激这片土地的人民,守护着自然的馈赠;感激这次旅行,让我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更加感激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野温泉让我的双脚能在此得以修复,回程时顿感轻松,又可以满血复活了。</div> 用手机视频制作的一段难忘的视频。 第四天住在井冈山茨坪揽月山庄,一处农家别墅内,晚上吃完晚餐在小院四周溜达。民宿内还有一家子大概10来个人在这里热闹地开始家庭博饼游戏活动,非常热闹有趣。 第二天清晨才发现,原来这处农家小院坐落在山坳里,很清幽的很怡人的度假感觉让疲惫的身心放松下来。 <div>感觉这些天的旅行,无论好与坏,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见过的人,都是自己平凡生活中独一无二的部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