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当召的思索

返老还童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5日下午,我们自驾游来到了内蒙古包头市五当召,山脚下的那座寺庙,像一位静坐千年的智者,背倚连绵群山,面朝人间烟火。白墙红檐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金饰虽不张扬,却在细节处透出庄严。我沿着石板路缓缓走近,看见几个身影从门前经过,渺小如尘,却又坚定如誓。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信仰从不在于建筑的恢弘,而在于那一步步走向它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处拐角,一座藏式风格的公共建筑静静立在山坡上,白墙红边,顶饰鎏金,在阳光下显得既亲切又肃穆。门前搭着白色帐篷,像是为远道而来的旅人准备的歇脚处。一个粉色的卡通熊雕塑立在一旁,突兀却又可爱,仿佛在提醒我们:神圣之地,也不拒人间温情。这里不是隔绝尘世的殿堂,而是与生活相拥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石阶一级级向上延伸,两侧栏杆古朴,屋顶的金塔在蓝天映衬下熠熠生辉。我站在阶前,仰头望去,那建筑仿佛通向天际。一位穿蓝外套、戴白帽的人影正立在门前,背影单薄却笔直。他没有进入,只是静静伫立,像在等待什么,又像在告别什么。这场景让我想起自己——每一次靠近信仰,都既是靠近,也是疏离。</p> <p class="ql-block">一块石碑静静立在路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字沉稳有力,下面刻着“五当召”。石碑顶部雕纹繁复,像是将历史的重量凝成一句无声的叮嘱。我伸手轻抚那斑驳的字迹,指尖传来凉意。这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段被时间打磨过的记忆,是无数人用脚步丈量出的精神坐标。</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门框上雕着经文与图腾,门内垂挂着彩色布幔,随风轻摆,像在低语。两人正沿着石板路走向深处,背影虔诚而安静。门内光线幽暗,却掩不住那层层叠叠的装饰所散发的华彩。我未敢踏入,只在门外驻足。有些空间,适合进入,有些,则只宜凝望。</p> <p class="ql-block">走进殿内,头顶是繁复的木雕彩绘,如云霞流转,似佛国降临。四壁壁画斑斓,讲述着神话与轮回,红栏杆隔开参拜之路,石地粗糙,踩上去有岁月的回响。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静默的脚步和偶尔的轻咳。我忽然觉得,所谓神圣,或许就是让人在纷繁世界里,找到一处可以低头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橙衣的男子站在祭坛前,低头看着供奉箱往里面投入布施,神情专注得像在阅读一封来自过去的信。金佛静坐,香火缭绕,红毯铺地,色彩浓烈得近乎梦境。他没有上香,也没有跪拜,只是站着,仿佛在确认什么。我猜,他也许和我一样,在寻找一种能说服自己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这位信徒跪在小凳上,白衫蓝裤,双手合十,面向佛像。他不念经,也不动,只是那样跪着,像一棵扎进土地的树。彩色经幡在他头顶飘动,祭坛华丽,而他朴素得近乎透明。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信仰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宏大的颂歌,而是这一声不响的静默。</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墙,褪色的檐,石板路蜿蜒如旧梦。这座庙老了,可它不哀伤。每一道裂痕都像是一句未说完的话,被风年年传诵。它不需要修复所有破损,因为正是这些痕迹,让后来的人知道,曾有多少双手曾在这里合十,有多少心曾在这里安放。</p> <p class="ql-block">和谐四瑞雕塑,是一座金象立在石座上,一猴骑象,手托金兔,金兔托鸟,气度非凡,祥瑞和谐。背后是红金相间的屋檐,白墙黑窗,古意盎然。这雕塑不像在讲述神话,倒像是在提醒: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头大象,载着信念前行;手中也该有一只鸟,随时准备飞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寺庙,红白相映,金顶闪耀。树影婆娑,山风轻拂,远处山峦如屏。这里没有钟鼓喧天,只有寂静本身在说话。我坐在石阶上,看云卷云舒,忽然觉得,所谓修行,或许就是学会与沉默共处。</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站在庙前,身后是金饰红柱,远山如黛。她没拍照,也没走近,只是站着,像在等一个答案。我走过时,她转身离去,背影轻盈,仿佛已得到回应。有些人来五当召,不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为了确认——自己还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有人站在石阶上,穿白外套、蓝牛仔裤,戴墨镜,像从城市误入此地的旅人。可他的目光却很沉,落在那些经幡与金顶上,久久不动。时尚与信仰在此刻并无冲突,反而奇妙地融合——他带着现代的壳,却在寻找古老的心。</p> <p class="ql-block">阴沉的天,让整座寺庙笼罩在一层薄雾般的静谧里。白墙红檐,经幡飘动,山影朦胧。行人三三两两,像画中点缀的笔触。我走在这条路上,忽然觉得,五当召不只是一个地方,它更像一种状态——当你放下喧嚣,心便自然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广场开阔,灰砖铺地,中央那座藏式建筑如一朵盛开的莲。红柱金顶,几人闲步其间,不急不躁。远处山峦如旧,天空澄澈。这里不像宗教圣地,倒像一座精神的公园——允许你走,允许你停,也允许你什么都不做。</p> <p class="ql-block">石阶蜿蜒,两侧岩壁绘满壁画,色彩浓烈,人物生动。秋叶染黄了枝头,风一吹,便有几片落在画上,像自然的供养。我拾级而上,仿佛走在时间的褶皱里,每一步都踩在故事之上。</p> <p class="ql-block">《吉祥八宝图》,壁画描绘八个人手持法器,穿行于山川之间。夕阳斜照,给画面镀上金边,连说明牌都显得温柔。我站了很久,看那画中人跋涉千里,忽然明白:信仰之路,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抵达,而是一路风尘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财神牵象图》</p> <p class="ql-block">《和谐四瑞图》,一只猴子骑在大象背上,四周云雾缭绕,树木葱茏。画面荒诞又和谐,像一则寓言。我笑了——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只猴子,顽皮、好奇、不安分,可只要骑在大象(那沉稳的信念)之上,再远的路,也不怕颠簸。</p> <p class="ql-block">《蒙人驭虎图》</p> <p class="ql-block">《六长寿》画着长者与鹿并行于山水间,飞鸟掠过,花影摇曳。屋檐金光微闪,仿佛为这画面加冕。这场景没有神迹,却满是祥和。我忽然想,真正的智慧,或许不是超脱尘世,而是像这位长者一样,与万物同行,不争不惧。</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没有大声宣告它的意义,它只是静静地存在。你来了,它不迎;你走了,它不送。可只要你停下脚步,它就会用风、用光、用一幅画、一级台阶,轻轻告诉你:你不必成为谁,只需记得自己为何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