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开启急救之门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暖意融融。10月15日的2.2班教室,因一堂特别的家长课堂格外热闹——樊欣彤同学的妈妈带着《海姆立克急救法》走进班级,用生动的讲解与趣味互动,为同学们编织了一张实用的“安全防护网”,让关键的急救技能在欢声笑语中扎根。</p> 多样教学,传递急救之力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樊欣彤妈妈没有急于讲解理论,而是结合生活里常见的“吃东西呛咳”“玩具误吞”等场景,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轻轻揭开“异物卡喉”的危险面纱。那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同学们瞬间绷紧了“安全弦”,也真切明白了“学会急救”不是口号,而是守护自己与他人的重要本领。</p> <p class="ql-block"> 随后,她化身为“急救老师”,站姿挺拔,动作清晰。从站立位急救时“双手环抱上腹部”的精准位置,到“快速向上冲击”的力度与频率,再到针对小朋友的操作调整,每一个细节都被耐心拆解。她的手势坚定又温和,仿佛在传递一种力量:“别慌,跟着做,你也能成为‘急救小卫士’。”</p> <p class="ql-block"> 樊妈妈的声音似春日暖风,拂过孩子们的心间。他们一边侧耳倾听,一边雀跃地互动:前一秒还高高举着“剪刀手”,下一秒便齐齐张开嘴巴,喊出“石头、剪刀、布”的口诀,稚嫩的声音交织成欢快的乐章,让课堂氛围热烈得像一团跳动的火苗。</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互动实践环节。教室里瞬间变成了“急救练习场”,同学们两两一组,一人扮演“卡喉者”,一人模拟“施救者”,认真复刻着学到的动作。樊欣彤妈妈则穿梭在小组间,弯下腰手把手纠正手势,轻声提醒“力度再轻一点”“位置再往上一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专注的脸上,认真的模样里,藏着对“保护他人”的向往与担当。</p> 合影留念,定格急救之愿 <p class="ql-block"> 当活动画上圆满的句点,樊妈妈眼中满是期许,缓缓诉说着心底的希望:“愿所有人都会急救,愿这些技能永远都无法用上。”随后,她与女儿樊欣彤并肩而立,快门轻响,将这一帧满含意义的难忘瞬间,化作了一张值得珍藏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