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泉州到福州两小时,已经很累,倒头休息,四五点了,不甘于浪费出行的时间,坐地铁游玩上下杭。</p>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p class="ql-block">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闽江水在大庙山南麓冲积出两条沙痕逐渐形成洲地,称"上航"和"下航"。因福州方言中"航"通"杭",故衍为上杭、下杭。元代,大桥头、双杭一带商业贸易渐趋繁盛,大批商船经常在此停泊。明代,双杭地区商业崛起,对外贸易走向兴盛:"华夷杂处、商贾云集",潭尾街一带委巷纵横,"民居鳞次,鱼盐成市"。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开埠后,对外开放促进商业繁荣,至民国时期,形成高潮。 这里行业众多,商栈栉比,会馆林立,是闽商发祥地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着福州商业兴衰的历史记忆。它以隆平路为核心中轴,串联上杭街、下杭街、三捷河、 中平路横向四街,形成"四横一纵、五路一区"的步行街区格局,占地面积约为31.73公顷, 完整保留了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续写"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之景象。</p> <p class="ql-block">下航街</p> <p class="ql-block">文化街的后面有一条巷子,尽是老字号的铺子,好吃不贵。一碗拌面才5元,而且好吃的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榕荫之下,三眼古井静卧。 昔年大庙山僧人汲水,忽见桶中铁链化作飞龙,直上云霄。自此,古井得名" 龙井",一段传奇,藏尽岁月神秘。</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p><p class="ql-block">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 400 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为区级文保单位。 福州店员总工会于 1927 年 2 月由中共福州地委领导成立,是第一个全市性工会组织,旧址在龙岭顶武圣庙 (关帝庙) 内。</p> <p class="ql-block">一轮清月,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建都会馆</p><p class="ql-block">建宁府商帮集资建成。会馆依山势而建,前临上杭街, 后背彩气山, 正面红砖清氷门墙,内有戏台、神殿等。因原馆内供奉妈祖,故会馆匾额为『天后宫』。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为市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簪" 破界"</p><p class="ql-block">这三支簪﹣-曾挑开闽江的晨雾, 也刺穿过苦痛的硝烟。如今,它们正划开新的边界: 从渔家女的发髻到国际秀场的聚光灯, 从防身利器到文化符号。我们不做温顺的传承者, 要当锋芒毕露的破界人。</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小院中的策划文案,道出古今女性的角色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上航街</p> <p class="ql-block">三通桥下巷,毗邻小河,最繁华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利发巷九奶奶府</p><p class="ql-block">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约430 平方米,由于宅院地理位置好,故居主人常邀请各地名流、商客聚集讨论经商之道。建筑坐南朝北,二进院落宅院,一进是中西结合的建筑,建筑格局保留完整,是研究福州地区传统古建筑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p> 茉莉大街 <p class="ql-block">街头赏月</p> <p class="ql-block">茉莉大街位于解放大桥与闽江大桥之间台江区滨江一侧,是"闽江之心"核心段。</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p> 鼓山风景区 <p class="ql-block">鼓山于福州东郊,距市中心2公里,面积5.92平方公里,是融自然山水与千年文化于一体的山岳型旅游景区。 因山顶巨岩其形似鼓,风雨击荡时声如擂鼓而得名。 景区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植被覆盖率88%以上,是米楠、油杉、樟叶械的世界模式标本原产地。</p><p class="ql-block">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跨越千年,被誉为"东南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鼓山风景区有五个观景区,十八景、涌泉寺、喝水岩、白云峰和屴崱(lize)峰。</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道</p><p class="ql-block">鼓山古道为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兴建酒泉寺时所辟、历经一千多年,现仍保留2633级、2000多米长, 七里七亭黄金尺度的古道,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登山步道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在此登山健身。古道沿线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文物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形成登高揽胜、祭天析雨、登顶祈福、探泉品茗、休闲健身的千年登高文化。</p> <p class="ql-block">登山有两条道,一位挑战道,一为古道,古道风景最好,为景区推荐线路。</p> <p class="ql-block">"云程发轫"石刻</p><p class="ql-block">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轫为止车之木,发轫即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 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题于古道旁,则有鼓励人们从云雾山程的起点开始,百折不回的攀登顶峰之意。百乾隆辛巳年1761,为时任福州知府李拔书。 </p> <p class="ql-block">半山亭</p> 十八景公园 <p class="ql-block">十八景里有18处奇岩,如达摩面壁、金蟾出洞等景观栩栩如生,沿着2.8公里的步道前行,还能眺望闽江入海口,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智慧的完美融合。 </p> <p class="ql-block">天梯</p> <p class="ql-block">登上最高观景台,整个福州尽收眼底,现代化的建筑栉比鳞次,壮观极了。鼓山也是很多游客观夜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达摩面壁</p> <p class="ql-block">万寿塔</p><p class="ql-block">清代石刻造像,单层、四角、实心,通高3.65米。塔身四面的佛龛内各雕刻一尊佛像,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或石兽之上。须弥座及塔剃为1986年重造。该塔与清李瘴崖石刻互为交融,相得益彰。 </p> 涌泉寺 <p class="ql-block">涌泉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神奇布局。寺内建筑飞檐走翘、红墙黛瓦,极具古韵,其“镇寺三宝”——宋代千佛陶塔、千年铁树、血经书更是不容错。</p><p class="ql-block">寺庙因罗汉泉涌出地面而得名,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闽王王审知诚邀雪峰寺神晏禅师来山主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御赐钦颁"涌泉寺"泥金匾额。寺庙依山而建,形成了"寺藏山深处,山隐古寺中"的独特古建筑特点。寺庙历经多次重修,现为全国重点汉传佛教寺庙之一,有"闽刹之冠"美誉并为台湾佛教四大宗派祖庭。</p> <p class="ql-block">千佛陶塔</p><p class="ql-block">千佛陶瓷塔两塔各塑1038尊佛像,故名。双塔均用陶土分层烧制,累叠而成,共八角九层,为北宋元丰五年(1082)烧制。陶塔高大精美,国内罕见,是研究宋代陶瓷艺术和建筑特点的实物佐证。</p> <p class="ql-block">涌泉寺血经</p><p class="ql-block">涌泉寺血经血经是涌泉寺镇寺之宝,现存 657 册, 由历代高僧、居士刺血书写而成。书者需长期禁盐以保持血液干后颜色不发暗,刺取指尖血或舌血书写。其中年代最早的, 是法林法师在明崇祯七年(1634 年)写成的,共 81 卷,在涌泉寺藏经中被列为"天字第一号",还有一部以鲜血画成的《佛祖道影》,亦是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白云顶,是鼓山的高处,有彩虹步道和网红观景台,日落时分景色绝美,可从十八景乘景区车前往,在这里能俯瞰福州城全景和闽江风光,视野十分开阔。 因时间关系未去登顶</p> <p class="ql-block">千年铁树未向游客开放。</p> 摩崖石刻群 <p class="ql-block">石刻群:鼓山现存712段摩崖石刻,字体篆、隶、行、草、楷书等各体齐全,被誉为“中国最完整的书法石刻艺术宝库”“东南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源洞、喝水岩一带是核心区域,汇聚了宋代蔡襄、李纲、朱熹及现代郭沫若等名家手迹。</p> <p class="ql-block">庞大的石刻群,古今荟萃,就像石刻所写,称之为凤池毫不为过,令人惊叹赞叹,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寿" 字石刻"寿"字高 4.15 米,宽 3.05 米,气势恢宏,为福建现存最大的单体榜书。传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题,朱熹钟爱鼓山, 赞其为"闽山第一",与挚友赵汝愚在鼓山"隔空对话",留下多幅石刻。此寿字藏于石壁,暗合"藏寿"(长寿)之意。传与乌山"福"、长乐"康"、福清"宁"组成"福寿康宁"四字祝福。</p> <p class="ql-block">"喝水岩"石刻</p><p class="ql-block">"喝水岩"三字为宋代施元长榜书题刻,"喝"(他)取"叱咤喝止"之意。相传五代时期涌泉寺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因山涧流水喧扰禅定,遂大喝一声令溪水改道,山涧从此干涸,故称"喝水岩"。也因此传说,引得后世文人争相题咏,在岩壁间形成独特的"水之有无"文化论辩场,有"无水而欢"者赞禅师神通,亦有"忆水怀昔"者叹自然玄妙,构成鼓山摩崖石刻中极具思辨趣味的自然、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忘归石石刻,由北宋名臣、著名书法家蔡襄于庆历六年(1046 年) 任福州知州时所题。楷书,结体端庄雄浑,笔力遒劲,是鼓山摩崖石刻珍品。"忘归"二字寓意深远,既赞美鼓山风光秀美,令人流连忘返,也暗含古代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高雅情怀。</p> <p class="ql-block">迥龙阁 岁寒寮</p><p class="ql-block">回龙阁,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寺僧募请兴建,初名"澄心亭"。后住持妙莲方丈被封为"国师",取"峰回路转"之意易名"回龙阁",虚云和尚筹募。现为涌泉寺素菜馆。岁寒寮,原陈培锟(省文史馆原馆长)避暑别墅,普雨禅师题。</p> 烟台山景区 <p class="ql-block">烟台山景区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万国建筑博物馆”著称,拥有163处近现代历史建筑和38条历史街巷,融合了中西文化、自然景观与商业活力。</p> <p class="ql-block">最美转角</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午餐,卤汁鲍鱼,个头小的如同硬币,也是毕竟就那么个价格,一家写着本地人的首点咸饭,点餐时候比宣传图册高几十元,处处显示了文艺范与情调。</p> <p class="ql-block">美国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建于1860年代,面积899.3m,主体立面以折表主义手法,揉合了殖民式、古典式、巴洛克等多种风格,与周边古树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间,设计精美,于烟合山近代建筑群中独领风骚。原为英商大裕洋行及其住宅,后为天祥洋行、怡和洋行、邮政部门等先后所有。1891-1928年被租用为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早期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石厝教堂:哥特式青石建筑,院内百年银杏秋季金黄,被誉为“福州版小圣家堂”。</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烟墩遗址:元代烽火台,见证古代军事历史。</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p> <p class="ql-block">中洲岛建筑</p> <p class="ql-block">tips:福州同泉州一样,需要门票的景点少。鼓山景区,十八景门票10元,涌泉寺40元,索道往返70元,单行50元,一般体力步行上山完全没问题。鼓山为福州首选游玩之地,非常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