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西葡两牙自由行(七)自驾第5天:葡萄牙里斯本

晓英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8月12号晚上抵达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感觉比西班牙凉快不少。</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里斯本(Lisbon)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经历过帝国财富,火灾瘟疫,地震,政变的重重洗礼,可谓“几经沉浮”。它的辉煌时刻是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港口兴盛,靠着掠夺的财富在欧洲富甲一方,有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和古代奇观。这里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我们租住的民宿就在城区4月25号大桥下面,出行很方便。</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四月二十五号大桥原名萨拉查大桥,为了纪念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 中推翻军政府最终赢得民主胜利而改名。这座桥悬在特茹河上,连接两岸,是欧洲第一长桥,也是世界第三长斜拉桥。建造者是旧金山金门大桥的美国公司,可谓姊妹桥,难怪长得有点像。</p> &nbsp; &nbsp; &nbsp; 民宿设施齐全,昨晚我们已经在超市进行了采购,8月13号早上一起动手早餐丰盛。坐在凉台上看风景吃早餐,这就是自由行的优势,悠哉游哉,乐融融。 &nbsp; &nbsp; &nbsp; &nbsp;里斯本作为葡萄牙的首都,依山傍水,整个城市分布在7个小山丘上,地形起伏陡峭,巷弄狭窄。考虑到里斯本的景点都在老城里,交通方便,地铁,缆车,轮渡,电车等等,今天就是里斯本一日游了。我们决定不动车,体验城市生活,公交加双腿了。 &nbsp; &nbsp; &nbsp; &nbsp;里斯本作为葡萄牙的首都,拥有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贝伦区(Belém)、阿尔法玛区(Alfama)和拜萨区(Baixa)等。其中阿尔法玛旧城区(Alfama)是里斯本最古老且充满历史风情的城区,位于圣若热城堡和特茹河之间的山坡地带,我们先看老城了。 &nbsp; &nbsp; &nbsp; 在奥古斯塔街凯旋门前下了电车。奥古斯塔街凯旋门立柱上面有不同的历史人物雕塑,介绍说,两个斜卧的人物象征着流经葡萄牙的两条大河——特茹河和杜罗河。顶部女神雕塑代表着荣耀,寓意着光荣奖励勇气和天赋。<div>&nbsp; &nbsp; &nbsp; &nbsp;凯旋门是为了庆祝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之后的重建而建造的。</div> &nbsp; &nbsp; &nbsp; &nbsp;自由大道是里斯本的南北交通要道,号称“里斯本的香榭丽大街”,汇聚了众多高端品牌,沿线建筑风格各异,气势恢宏。 &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凯旋门最初设计是一个钟楼,在长达1个世纪的建造过程中,逐渐精心制作成凯旋门。 &nbsp; &nbsp; &nbsp; &nbsp;宫殿广场直面大西洋。 &nbsp; &nbsp; &nbsp; &nbsp;里斯本的有轨电车有三种颜色:红色是带观光解说的巡回旅游车,绿色是通往山顶城堡的专线旅游车,黄色则是本地人常用的大众交通工具。最著名的28号电车从玛蒂姆莫尼兹开往砍波德里克,整个路线环城一周,坐一圈就像把整个城市都走遍了。有时间的可以坐一圈。 &nbsp; &nbsp; &nbsp; &nbsp;建于1833年的科梅尔西奥广场(宫殿广场)中央的约瑟一世骑马雕像。1143年是他赶走了北非摩尔人并建立了葡萄牙王国。广场三面环绕着黄色的市政大楼,曾是葡萄牙王宫的所在地,可惜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全部灰飞烟灭。 &nbsp; &nbsp; &nbsp; 权衡了一下时间精力,我们选择了乘坐两段TUTU车环游里斯本, 省了不少劲。盲选到一位巴西小哥司机,超热情专业,且英语不带口音,几乎GET了所有老城区的风景。当然基本蜻蜓点水。走一趟下来,发现辛亏坐了这个车,有个导游。否则上上下下的走街串巷,还真费时费劲。 &nbsp; &nbsp; &nbsp; &nbsp;这种三轮TUTU车,你敢坐吗?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小哥介绍这里晚上会聚集一帮人演唱法朵(Fado)。法朵是葡萄牙传统音乐形式,又称“悲歌”,由歌曲与器乐构成,以哀婉,略带忧伤,苦乐参半深情的演唱和葡萄牙吉他、西班牙吉他的交织合奏为特征,常与表达乡愁与怅惘的“萨乌达德”(Saudade)情感相联。起源于19世纪里斯本底层社会,融合巴西伦度舞曲、非洲节奏及葡萄牙民间音乐元素。2011年,法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nbsp; &nbsp; &nbsp; 这是最早的小黄车的车库,现在是景点了。 &nbsp; &nbsp; &nbsp; &nbsp;小哥给我们讲述小黄车的历史。 &nbsp; &nbsp; &nbsp; &nbsp;看葡萄牙的老城这石头铺就的街道,狭窄而沧桑。 &nbsp; &nbsp; &nbsp; &nbsp;街道几乎没有平路,都是上下蜿蜒的。墙体也斑驳,涂鸦不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小小的广场称得上是里斯本的文化地标。中央的雕像是16世纪写下葡萄牙国家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的著名诗人路易·德·贾梅士,广场也因此得名。过去许多文化名流都曾在这一带的书店、咖啡馆驻足。 &nbsp; &nbsp; &nbsp; &nbsp;彩虹雨伞街(网络图片),我们的车一漂而过没有拍到。 &nbsp; &nbsp; &nbsp; &nbsp;留了这么个点给游客拍照。 &nbsp; &nbsp; &nbsp; &nbsp;都争相和小黄车合影。 &nbsp; &nbsp; &nbsp; 庞巴尔下城地区至里斯本上城地区之间有著名的欧洲最古老的巨型电梯圣胡斯塔升降机运行。它建于1900年,于1902年完工。排队的人满满。上去可以俯瞰老城。 &nbsp; &nbsp; &nbsp; &nbsp;太阳门广场中央有座白色人物石雕,主角是里斯本的守护神「圣维森特」,祂穿着一袭长袍,左手捧着一艘乘载着两只乌鸦的小船,象征着葡萄牙作为航海大国的辉煌历史:世界史的诞生是在大航海时代,而真正开启人类历史大幕,引领大航海时代的是葡萄牙,他们首先征服了海洋,继而主宰和获得了世界,成为了第一个崛起的大国。葡萄牙恩里克亲王(亨利王子)支持的迪亚士首先踏上海洋征程,第一个发现了新大陆好望角,巴西,比哥伦布早了好多年呢。不过哥伦布有哥伦布的功绩,他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nbsp; &nbsp; &nbsp; &nbsp;太阳门广场的圣卢西亚观景台。 &nbsp; &nbsp; &nbsp; &nbsp;开上了里斯本恩宠观景台(Miradouro da Graça),这是位于里斯本老城区的山顶观景平台,以观赏城市全景和日落闻名。 &nbsp; &nbsp; &nbsp; &nbsp;远远望去,色调深浅不一的红瓦顶房屋和浓淡不同的绿色树丛交相辉映,色彩缤纷。 &nbsp; &nbsp; &nbsp; &nbsp;圣若热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是现存最古老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在市中心最高的山丘上,观景台也是看全城的好地方。 &nbsp; &nbsp; &nbsp; 司机小哥的车身上就是这幅画。 &nbsp; &nbsp; &nbsp; &nbsp;城区内都是这种TUTU车,只有它方便穿梭。 &nbsp; &nbsp; &nbsp; &nbsp;里斯本阿尔法玛区的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147年,由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一世下令在原清真寺遗址上改建而成,融合多样式的建筑风格。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小球迷,估计刚去看过这只金靴。 &nbsp; &nbsp; &nbsp; &nbsp;结束TUTU车游程,和巴西小哥合张影。 &nbsp; &nbsp; &nbsp; &nbsp;下半程开始了贝伦区的游览。 &nbsp; &nbsp; &nbsp; &nbsp;特茹河畔这座城堡般的贝伦塔是里斯本当之无愧的地标,塔内大量繁复的装饰让它被美称为“特茹河上的贵妇人”。说它涨潮时,似浮在水面上;被夕阳染色的金色堡垒更是迷人。可惜我们赶上了它修复不开放,只能瞄一眼了。它建造于1514年~1520年间,是个五层防御堡垒建筑分为壁垒和塔身两部分,壁垒内有炮台,为防御要塞。它也曾经是野心勃勃的航海家们的起始点:1498年,达伽马从这里出发,绕过好望角,发现了印度 ,打通了欧洲与亚洲 的海上桥梁;1519年,麦哲伦环绕全球,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新篇章。无数船只在这里远航与别离,返航与重聚。它见证了一代王朝的迅速扩张。 &nbsp; &nbsp; &nbsp; &nbsp;这是最早的水上飞机。 &nbsp; &nbsp; &nbsp; &nbsp;在特茹河上4月25日大桥对面圣山上,矗立着一百一十米的耶稣圣像。有人要拿它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山顶的耶稣像比高,我上过基督山,不用比肯定巴西的壮观多了。 &nbsp; &nbsp; &nbsp; &nbsp;这种水上汽车有时间也是该去体验一下的。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沿着大西洋行走,海风阵阵。 &nbsp; &nbsp; &nbsp; &nbsp;港口这座巨大的雕塑是发现者纪念碑,是为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碑体通高52米,被设计成一个帆船形象,船头面向特茹河,站在船首的是恩里克王子的塑像。在他身后船帆东、西两侧的坡道上,各排列着16个人物塑像,他们都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具有影响的葡萄牙人,包括麦哲伦、迦马以及航海家、科学家、哲学家、诗人、传教士、将军和随行船长等对葡萄牙向海外扩张作出贡献的历史名人。 &nbsp; &nbsp; &nbsp; &nbsp;纪念碑内部有展厅,高处还设观景台。 &nbsp; &nbsp; &nbsp; &nbsp;广场的地面上葡萄牙的工匠们用大理石砌制了一张世界地图,清晰地标出了葡萄牙航海家远航世界各地的年代、地点和航线,使游人对葡萄牙航海史一目了然。 &nbsp; &nbsp; &nbsp; &nbsp;走过马路到帝国广场就是兴建于 1502 年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最大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它的建设资金来源于远洋探险的贸易收入,是葡萄牙航海黄金时代的象征。 &nbsp; &nbsp; &nbsp; &nbsp;据说帝国广场在里斯本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葡萄牙的政治中心,葡国的主要政府机构都位于广场周边,外国元首访问欢迎仪式和阅兵式也常在此举行。2018 年 12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时,葡萄牙总统就是在这里为习近平主席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 &nbsp; &nbsp; &nbsp; &nbsp;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里斯本贝伦区一座华丽宏伟的修道院,也是非常传统的曼努埃尔式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海洋元素和权位象征,融汇了哥德式、文艺复兴和欧亚非建筑元素,以及伊斯兰和印度美学,在其他欧洲国家非常少见!用了将近80年才完工。1983年时与贝伦塔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葡萄牙七大建筑奇迹之一,而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就是该修道院的修女发明了葡式蛋塔。 &nbsp; &nbsp; &nbsp; &nbsp;到达里斯本就有朋友告诉我们如果想进修道院必须一早来排队,我们没有时间排队,放弃了进入。 &nbsp; &nbsp; &nbsp; 修道院里的圣玛利亚教堂是整个修道院的核心,里面不仅葬着皇室成员,还是两位葡萄牙历史上的重量级大咖——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和路易斯•德•卡蒙斯(Luís de Camões)的长眠之地。两人的大理石棺木分列在大门两侧,上面平躺着本人的雕像,下方由6只雄狮支撑,供人们朝拜致敬。<div>&nbsp; &nbsp; &nbsp;&nbsp;达伽马是航海大发现时期最著名的探险家,开创了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历史,为葡萄牙对外殖民扩张铺垫下坚实的基础。卡蒙斯被公认为葡萄牙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有“葡萄牙诗魂”之称。他们已经在这里静卧了几个世纪。</div> &nbsp; &nbsp; &nbsp; &nbsp;从修道院过条街就是到葡萄牙必吃的美食——葡式蛋挞。 &nbsp; &nbsp; &nbsp; &nbsp;有人说,来到贝伦区总能看到两条排队的长龙:一条等着参观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内部;另一条都是急着想尝到发源于修道院的葡式蛋挞的吃货。 &nbsp; &nbsp; &nbsp; &nbsp;有意思的是,葡式蛋挞,这种风靡全球的甜品正是由修道院的修女们在19世纪发明的。传说由于修女们需要用大量的蛋白给衣服上浆,因此总会剩下许多蛋黄,为了避免浪费,心灵手巧的修女们就用这些蛋黄制作出了外酥里润的蛋挞。1820年葡萄牙自由党人革命后,热罗尼姆斯修道院被迫关闭,修女们也失去了生活来源,不得不把自家食堂里的蛋挞拿出来售卖,好换点零花钱,不想大受欢迎。附近蔗糖厂的老板看到商机,从修女们手中买过了配方,在1837年成立了“贝伦蛋挞店”(Casa Pastéis de Belém),从此开始了躺着赚钱的美好生活。 &nbsp; &nbsp; &nbsp; &nbsp;没有时间排队进去等座位,就排个小队买几个尝尝了。 &nbsp; &nbsp; &nbsp; &nbsp;我不是很喜欢甜食,觉得也没什么特殊的,和澳门的差不多吧。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从贝伦区往住所回,原本说回去歇歇再过桥去看看耶稣和里斯本夜景的,这不全歇菜了,都不想出来了。里斯本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