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世界看起来很大,仿佛很多东西都可以进入,放置。实际上,在一个人的经验世界里,能够放置的东西并不多。就如昨天听到的一则分享:“我是在很多年后才学会给自己做一顿早餐,而这件事,我十几年前就已经很熟练了。”</p><p class="ql-block">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里包含了太多变迁和流转,人总是在暮然回首的那一刻,才第一次能够真正“触碰”到一些东西。这里面包含了欲望、丧失、迷茫,以及它们最终安止下来的“不想折腾”。</p><p class="ql-block">记得前阵子项飚老师提到过“附近”这个词,它从物理学意义上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向往远方,远方有太多当下生活中未偿的图景,体验远方不难,难的是体验附近。</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行色匆匆地离开家,跳转到另一个空间坐标时,消失的不仅仅是附近,还有整个路途。就像我之前分享过的一个例子:一个人行走了10年的路,第一次看到沿途有一个湖,第一次能停留在那个湖畔。</p><p class="ql-block">那是一种多么难以分享的感觉,一个人要远行多少次,才能感知到自己出发的地方。我甚至还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缺少内心家园的人是没办法旅行的,它只是从一个名为家的异乡漂泊到了另一个异乡,只是带着一点迁徙的希望来抵消那份孤寂和寥落。”</p><p class="ql-block">就好像一个人行遍了千山万水,才豁免了颠沛流离的命运,才能够感受那些支撑着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阳光、窗外的一棵树、临近的公园、一顿饭、小区里的孩童,擦肩而过的路人。</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最远的迁徙就是回归,它并不是一个物理的场所,而是一种扎根在某处的安顿下来的感觉,一种去了另一个地方还能够回到另一个地方的体验——</p><p class="ql-block">2025.10.18</p><p class="ql-block">——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