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的“五十一” 可泣可叹的一代人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51团

老哈游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初识“五十一”</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零了解零攻略的旅游。由通辽乘绿皮车至霍林郭勒,在城区小转后,到汽车客运站,询问售票员,都有到哪儿的车。售票员的反问在我意料之中:“你要去哪儿啊?”。当我解释完我只是想旅游后,本想他还要继续问我的意向,或者给我几个目的地供我选择,不想,他直接告诉我:“那你去‘五十一’吧。”</p> <p class="ql-block">既然他这么肯定,我也没必要再继续问了。买票15元,上车。</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离霍林郭勒不远,大巴车50分钟到达。 </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建立在草原中,四周都是草原。</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是生产建设兵团六师51团旧址。</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新建、复建、修缮一些兵团时期特色的建筑,用于传承兵团精神,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旗帜位置似乎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可泣可叹的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记忆馆中的展览记载了“五十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上述数据看,兵团人员构成中,绝大多数是城市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兵团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接收因文革中停课,升学就业渠道瘫痪产生的大量的青年学生。仅六师,就接收知青8000余人,占兵团总人数的69.2%。他们大多数是当时的初高中学生和老三届,年龄大多数在15到20岁,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们响应“伟大领袖”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牺牲了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党史》记载,《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定性: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展的一场运动,既存在一定历史作用,也带来了严重问题,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史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林彪。</p><p class="ql-block">后来林彪是“语录拿在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人。</p><p class="ql-block">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p><p class="ql-block">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 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他们妄图夺取最高权力,使党和国家陷入严重的混乱和危机之中。</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语录和敬祝万寿无疆,字数比实际通知内容还要多。</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报纸,爆头最显赫位置上,永远是最高指示或者毛主席语录。</p> <p class="ql-block">一群天真的孩子,以兴奋的笑,和哭红了眼的家长道别,并不知前路之艰险。</p> <p class="ql-block">读毛主席书的标准姿势。</p> <p class="ql-block">当时农场的农机具,还是比较先进的。</p> <p class="ql-block">那时家里如果偶尔来一辆这样的吉普车,会被邻居家的小朋友们围观,那可是只有大官才能坐的车。</p> <p class="ql-block">备战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红色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景点,但有浓郁的兵团色彩。据说这里是《狼图腾》《海的尽头是草原》等电影的拍摄地,这也是火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真实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现代农机</p> <p class="ql-block">割草并直接打包。牧民把这个过程叫“打草”。</p> <p class="ql-block">打过草的地方与没打过草的界限分明</p> <p class="ql-block">远方的马群</p> <p class="ql-block">耗时半个多小时走近马群</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马路上经常能见到的马粪</p> <p class="ql-block">孤独的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