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湾晒秋

濮水渔父

<p class="ql-block"> 大余湾晒秋</p><p class="ql-block"> 黄陂大余湾我去过N次,我去年去的时候,就听说大余湾在搞风景提升工程。今年在网上看见不少大余湾晒秋的图片,还有朋友圈朋友们发表的晒秋图片,觉得还有些意思,就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昨天去了大余湾,果然看见到处在晒秋,尽管前一天下过雨,当下雨欲下,天空绝无太阳,但是大余湾的秋仍然在晒。</p><p class="ql-block"> 湾子里到处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派喜庆模样。昨天是工作日,天气也不好,但是来看晒秋的人仍然不少。据说国庆节、中秋节期间,来大余湾看晒秋的人很多,风景提升工程见成效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大余湾的“晒秋”是装模作样的晒秋,是“假”晒秋,只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噱头而已。我见过江西婺源的晒秋,那是真晒秋。天气晴朗的时候,农民们将收获的农作物果实放到屋顶晒干。婺源是山区,没有很多空地供农民们晾晒,只能将有些果实放到屋顶晾晒,下雨的时候是要收进屋子里的。大余湾不一样,他们晾晒的果实是收集过来的,他们将这些果实放在屋顶,有太阳也晒,下雨也“晒”。不“晒”不行呀,下雨的时候有时也有游客,游客是冲着“晒秋”来的,他们要跟“晒秋”合影,那么“秋”当然就不能收进屋子里了。大余湾人是精明的,他们要的不是“秋”,他们要的是游客。60元一张的成人门票,比那几个南瓜玉米辣椒之类的“秋”不知道值钱到哪儿去了!</p><p class="ql-block"> 大余湾的秋比婺源的秋不知道浓烈到哪儿去了,就像假手镯比真手镯更艳丽一样。但是我要为大余湾的造“假”点赞。他们不隐讳“假”,他们靠“假”挣钱,靠“假”吃饭;而游客就是冲着“假”去的,他们因“假”而高兴。</p><p class="ql-block"> 大余湾的晒秋是“假”的,然而是公开的“假” ,“假”得真。须补充说明的是,大余湾晒秋其实是有渊源的,这个渊源就是江西婺源晒秋。据《余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余姓大户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此,大余湾建筑是典型的婺源民居风貌。那么现在大余湾人搞搞晒秋,不是返祖归宗吗?</p><p class="ql-block"> 大余湾的风景提升工程,还有一个项目一点也不假,是真正的“真”了,那就是金黄的稻田。他们在稻田里修建了栈道,修建了观景台,游客能够走进稻田,在稻田中拍照,那兴奋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p><p class="ql-block"> 以前来大余湾,只能看明清古建筑。今年除了看明清古建筑,还有那么多游玩的内容,感觉真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