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江南风

2025年摄于湖北。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原为1918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学宫式建筑。 <p class="ql-block">  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这是附属小学的风雨操场,楼上为教工宿舍。</p> 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开幕式。 武昌高师附小教室,陈潭秋任教、伍修权上课的教室。伍修权(1908—1997),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p class="ql-block">  水井,武昌高师建校时开掘的水井,深约6米,当时井水供学校全体师生的生活需要。</p> 中共五大历史陈列。 中共五大历史背景。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1925年五州运动标志大革命高潮到来、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北伐军攻克武昌城。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中共中央迁移武汉,武汉成为大革命中心。 1927年3月10日至17日,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在汉口举行。全会通过了巩固党权、推翻军阀独裁等决议。全会代表合影,左起:前排十为吴玉章,中排二为董必武,八为毛泽东,九为林伯渠,后排四为夏曦,七为恽代英。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大革命局部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在上海起草向中共中央的建议书《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赵世炎、罗亦农、陈延年、李立三等在建议书上署名。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共五大的召开被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提上议程。 1927年4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罗易抵汉后,加快了中共五大准备工作。图为罗易途经湖南时与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成员合影。左起:前排三为谭平山,四为罗易;二排三为蔡和森;三排二为李维汉。 <p class="ql-block">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张国焘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等也出席了大会。</p> 陈独秀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长达6个多小时的《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涉及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政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br>  “五大”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时间宣布蒋介石实行的是法西斯统治;第一次提出要争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产生了党的第一个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献;第一次强调在南方坚持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写入党章;第一次邀请国民党代表团参加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等。<br> 会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总书记:陈独秀;政治局常委: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后增补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曾代理常委)。毛泽东当选候补中央委员。 <p class="ql-block">  五大会址其它展室,陈潭秋在武汉展。陈潭秋(1896 -1943),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0年陈潭秋和董必武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与董必武参加中共一大。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杀害。</p> 陈潭秋和夫人徐全直的卧室。1921年初,陈潭秋在湖北女师教学时与徐全直相识。徐全直在陈潭秋领导下从事妇运和工运工作,于1925年春在武汉结婚。 “湖北有个黄负生”展。黄负生(1891-1922),湖北地区最早中共党员之一,曾任中共武汉地委宣传委员,武昌青年团秘书,为湖北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发展作出突出贡献。1922年黄负生病逝。毛泽东曾说“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 其子黄钢、其女黄铁在党的关怀下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 <p class="ql-block">  无名丰碑展览,我党情报工作。我党情报工作奠基者、卓越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p>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关头。1927年5月,周恩来在武汉成立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1927年11月,周恩来在上海以军委特务处为基础建立中央特科,掀开党情报工作波澜壮阔一页。 1929年10月,在周恩来指导下,时任中央特科通讯科科长李强成功研制出我党第一套收发报机。我党第一套密码是周恩来亲自编制的“豪密”(周恩来在党内的化名为“伍豪”),第一个译电员是邓颖超。 “龙潭三杰”,上世纪20年代末期,钱壮飞、李克农、胡底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1931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钱壮飞在南京截获武汉特务组织发给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数封急电,立即派人去上海将情报送到李克农手中。李克农连夜通过陈赓找到周恩来,使得中共中央领导人全部安全转移,避免了一场特大灾难。<br>  电台侦听,红军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期间,由于掌握对手密码,红军轻易破译南京蒋介石及战场师团长的秘密电报,对其战略部署和部队动向了如指掌,牢牢把握了战场主动权。<br> 阎宝航(1895—1968),中国战略情报专家。受周恩来、李克农之命,赴重庆组建情报小组,重点进行国际情报收集。1941年6月阎宝航获取德国将于6月20日前后一周内进攻苏联的情报,通过中共中央及时通知苏联政府;1944年阎宝航获取日军在东北部署的详细情况,及时通报苏联。阎宝航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br>  潘汉年(1906 -1977),我党隐蔽战线、文化战线和统一战线卓越领导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潘汉年系统通过日籍反战人士中西功等研判,作出日本将在12月7日前后对美国发动进攻。这战略情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有战略价值的两件情报工作”之一。<br> <p class="ql-block">  情报助力中原突围。1946年6月,蒋介石秘密调集30万大军,向我中原军区发功进攻。1946年6月14日,打入武汉行辕的地下工作者刘绵,获取敌人进攻中原军事计划情报。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李先念部,从国民党30万大军的合围中突围而出,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熊向晖(1919 -2005),中共情报工作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以其超人的机智赢得胡宗南赏识,任胡的机要秘书。巧妙地送出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等诸多重要情报,为保卫延安党中央屡建奇功。</p><p class="ql-block">  沈安娜(1915 -2010),中共特工。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共产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并从未暴露。</p> 黄慕兰(1907 -2017),1931年调入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中央委员关向应被捕,黄慕兰通过上海司法界权威人士陈其寿成功将关向应解救出狱。1931年6月,黄慕兰获悉时任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叛变,迅速将情报告上级,周恩来得以抢在向忠发带着巡捕房人赶来之前转移中央机关。 关露(1907 -1982)。1939年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关露联络汪伪特工总部“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以此为掩护从事对日情报工作。为此,关露长期背负“汉奸”骂名,但她始终不为自己申辩,心中深藏着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党的忠诚,直到1982年3月23日获得平反。 张露萍(1921-1945),1939年受党派遣,在军统局构建党的“红色电台”,获取许多重要情报。1940年张露萍等七人被捕。1945年7月14日,张露萍、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洸、陈国柱、王锡珍等被国民党杀害。 李白(1910 -1949),1937年受党组织派遣赴上海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被国民党逮捕,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年仅39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 吴石(1894年一1950年),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朱枫(1905一1950),女,中共特工。<div>  1949年,吴石肩负特殊使命赴台。通过朱枫向我党提供了《国防部全国军备部署图》、《沪宁沿线军事部署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制等核心绝密情报。1950年,因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而被秘密逮捕,同年6月10日,与朱枫等人在台北遇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