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诗人辈出的大唐,王翰的名字或许有许多人没有听过。我翻看了一下《全唐诗》,王翰也仅仅留下十四首诗,不算是一个高产的诗人。可每一个踏上凉州土地的人,一定知道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凉州词》,可能正是王翰的这首诗,让世人得知有夜光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因此,我在八十年代初,刚到敦煌工作时就向当地人打听过夜光杯的故事。有人给我讲了传说,西周国王姬满受西王母之邀,远赴天涯参加瑶池盛会。其间,西王母赠送姬满一支泛着碧绿水光的酒杯“夜光常满杯”。自此夜光杯的名声远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查阅过西汉东方塑所著《海内十州记》,只有白玉杯等简单记述。有史料记载,汉朝时期已经初步打通经由敦煌的东西商道,只不过主要是从西域运送和田玉石的,用来制作皇宫玉器,包括夜光杯。这么看,王翰应该没有使用过夜光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八十年代末,因工作原因我到酒泉,终于得见夜光杯真容。工艺品商店的工作人员向我介绍,夜光杯的原料是产自祁连山的老玉雕琢而成,它的制作工艺严谨而复杂,需要经过选料、验料、钻棒、掏膛、造型、抛光等三十八道繁琐工序,纯手工精雕细琢,才能成就一支薄如蛋壳、造型优美、色彩斑斓的夜光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小心翼翼将夜光杯拿在手中,那细腻如肌肤般的柔和感觉,在日光灯下,泛着幽幽的迷人的翠绿色。最终我把它交还给工作人员。见过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九十年初,当我再次踏入扩建了的莫高窟时,那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珍贵画像,让我再次对夜光杯发生了兴趣。通过敦煌壁画,我看到隋至西夏的尊像画等,一些画像供桌上画有很多玻璃制品,那些碗、杯、碟、钵等器皿,在画像上这些器皿呈现出透明、浅蓝、浅绿、浅棕色等,其中一支好像夜光杯,隔过历史的帷幕,向我眨了眨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询问讲解员。得到说明,这些出现在壁画上、具有浓郁西亚或罗马风格的玻璃制品,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亚运送到中原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以及敦煌考古的进一步拓展,西域与中原的交往也促进了我国玻璃制品业的发展。在北魏文成帝太安元年左右,波斯王朝与北魏王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魏书》本纪就记载了十个波斯使团,先后到达今天的山西大同和洛阳,为华夏带来了玻璃制品工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夜晚,我自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着透明高脚杯里琥珀色的葡萄酒,在灯光下,透过薄薄的杯壁,散发出诱人的光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想起王翰,这个没有到过敦煌的唐朝诗人,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竟然佐证了丝路的发展。好的东西,应该大家分享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