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怎么才能让晚年的生命里多几分生机?少几分衰败?我想养老中心的那几十棵白桦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题记</b></p> 列维坦 王沂东 油画作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离别是不可选择的霜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带走你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至今还藏着旷野的呼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寒夜总比想象的漫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无助的我蜷缩成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将你的热烈焐在胸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让生命中枯萎的枝条发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你温着初雪的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你在风中不肯折的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你在贫瘠中高昂的头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是你最倔强的温柔拯救我</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2025年9月末,去乌兰布统拍风光片时,留下的六首诗中的第三首——《坝上契约》中的一段节选,主角是白桦树。</b></p><p class="ql-block"><b> 刚写下这个题目,被自己惊吓着了,渐进老年人的行列了,这样的文题是不是有些矫情?所以对白桦有了这份感情,不仅仅是坝上白桦给予我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我和白桦的一次次邂逅,一次次情感的叠加。</b></p><p class="ql-block"><b> 最早对白桦的认知源于一首歌——《北国之春》和一部文学作品——《白桦林中的哨所》。相比较而言,歌曲对于自己的震撼更为强烈。那时我们是一群十七八岁的青年,离家在外地读书,乡愁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很容易被点燃。蒋大为老师的《北国之春》,无疑是点燃乡愁的老火绳,每每校园里响起《北国之春》的旋律,我们的心头都会萦绕着几缕乡愁。特别是读师范的第一个秋天,看着校园内飘落的黄叶,听着《北国之春》里温情的讲述,那时才理解了厚重的母爱,博大的父爱,常常旋律起时,心已回到故土,眼里有了热辣辣的乡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城里不知季节变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知季节已变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妈妈犹在寄来包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送来寒衣御严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b></p><p class="ql-block"><b> 歌曲的首句,白桦就亭亭出场,虽说我生活的小村没有白桦,但是,这一点不影响乡愁的燃烧。在思乡的日子里,白桦不过是一个乡思符号,而故乡的白杨恰恰可以代替白桦。</b></p><p class="ql-block"><b> 读师范的时候,已经开始在文字中跋涉了。《白桦林中的哨所》应该是跋涉中的一个小小驿站,吸引我的不是军旅生活,恰恰是无数次点燃乡愁的白桦。后来这部小说搬上屏幕,给我震撼的依旧是秋天的白桦林。许多年过去了,那部作品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但是,秋天里的那株株白桦,依然静静地伫立在记忆一角,让我的生命因此有了别样的丰盈。</b></p><p class="ql-block"><b> 走上摄影之路以后,遇见白桦的机会多了:长白山的白桦、扎赉特旗的白桦、坝上的白桦……虽说都是白桦,但是,她们呈现的生命造型并不一样,这说明她们的生命轨迹有别,不同的生存环境,给了她们不同的性格,她们给人的视觉冲击却是相同的,特别是秋天白桦林的高光时刻。</b></p><p class="ql-block"><b> 2015年,我接受邀请,参加了扎赉特旗摄影协会秋季采风活动,那次活动安排可谓高规格,而且三天活动不收一分钱。手把肉、牛肉馅饼、奶茶……几乎天天都吃到蒙古特色的食品,拍摄的地点风光无限。当时拍日出时,我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采访,极言扎赉特的秋天之美。应该说,那次活动可谓收获满满,遗憾的是那时还没有无人机,没有拍到大气的作品。尽管如此,在杨树沟还是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白桦。之前都是在文字和图片中见到白桦,当真的置身于白桦林中,那份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还是文字和图片所不能相比的。</b></p><p class="ql-block"><b> 自古文人多悲秋,站在白桦林中,看着一株株,一片片白桦,悲已被白桦的大美击碎了。那时的自己是贪婪了,这或许是人的本性,看到过这一簇,又奔下一簇,还有一片白桦在远处魅惑着,让拍摄的人停不下脚步。</b></p><p class="ql-block"><b> 走在白桦林中,时常会遇到一群牛,它们悠闲地在林中漫步,吃草只是偶尔的行为,它们慢慢咀嚼口中的食物,像是在思考,思考爱情?思考明天?思考美食?也许牛没有那么复杂,它们只是单纯的果腹,单纯享受秋日白桦林中的静谧。这些就足够了,生命就是这样,能有阳光拥抱,剩下的就是享受和珍惜。</b></p><p class="ql-block"><b> 那一次和白桦相近,让我的情感之门一直为白桦打开着……</b></p> <p class="ql-block"><b> 2016年我去了雪乡。所以去雪乡,不仅仅是因为雪,自己生活在北方,雪应该是生活中的常客,不足为奇。所以想去雪乡,是因为摄影,是因为雪乡雪的极致之美。</b></p><p class="ql-block"><b> 在那之前,有好几年想去雪乡,因为路途遥远,又因为是在冬天,纠结之中延误了三五年。在学生小冯、小付、小高的助力下,有了难忘的雪乡之旅。那一年雪乡的雪正当时,冰天雪地,在冰雪驿站得到最好的诠释,那一年应该是丰雪年,我们领略了雪的震撼和极致之美。那一次还去了羊草山拍日出,学生小付把她围脖给我系上,还给我买了20元一杯的豆浆。冬天黎明时的羊草山真冷啊!要不是小付的细心,我真的撑不下来啊!</b></p><p class="ql-block"><b> 那一次雪乡之旅,白桦是最好的路标。走进长白山地界,白桦就列队出场了,高速路边的白桦,亭亭玉立这样的词语,就是为白桦量身定做的。冬天的白桦树干,绝对是上帝的尤物,那是国画元素,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急于赶路,看着一片片连绵不绝的白桦一闪便逝去了,心里多了遗憾。如果能走进白桦林,用手摸摸白桦的树干,用镜头把她们定格,那是多美的事啊!可是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我和白桦的缘分没有深入,留下恒久的遗憾。</b></p><p class="ql-block"><b> 同样的经历,有一年深秋我们去了十五道沟,沿途最吸引眼球的同样是亭亭玉立的白桦。无法拒绝白桦的诱惑,我们把车停在路边,翻过护栏去拍白桦,结果被巡警抓获,教育一番放行。现在想来还觉得那不是一次冒险,是一次犯法的低级行为,由于自己的无知,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唉!都是白桦惹的祸。</b></p><p class="ql-block"><b> 两年后,我又一次去了雪乡。那次去雪乡,夜景倒是有收获,白天的雪景并不见佳,每年冰雪驿站的大雪不见了,树上没有雪,地上的雪也不厚。失望之余,有了穿越羊草山的经历。步行30多公里,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在沿途有白桦可拍,算是有白桦助力而行。</b></p><p class="ql-block"><b> 羊草山上的白桦,给了我别样的视觉冲击。她们和亭亭玉立绝不沾边,相反她们用虬枝糙干来形容更为恰切。山顶上风大,白桦的枝干在风力的作用下,伸向了不同的方向,而且枝干不会一直向上,旁逸斜出是她们的生活常态,她们的枝干要更为结实,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说山脚下的白桦是亭亭少女,山上的白桦就是苍劲的老者,她们更有权力评说生命,她们在生命极限里挑战自己,顽强地把根扎向沙石层,获取生存给养,完成别样的生命造型。</b></p><p class="ql-block"><b> 去乌兰布统拍秋景,沿途看不到“希望”。在坝上的植物中,白桦的叶子最先变黄。沿途不见白桦,其他树种的叶子还是绿色的,我们无法想象,没有黄叶的秋天算什么秋天,此次之行会不会一无所获?但是,走进白桦密集的核心区,才知道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目力所及的地方,都能见到白桦,都能见到白桦的明黄。去过坝上的影友评价说,这一次白桦的黄叶刚刚好,有生机,不颓败。看到一簇簇白桦在车窗外闪过,不时有自驾游的人,在白桦林中摆着各种姿态,留下美丽的影像,我们多么想停下来,走进白桦林,那一刻,我们都克制自己,毕竟四天的拍摄,处处都离不开白桦啊!</b></p><p class="ql-block"><b> 乌兰布统之行,想用大广角拍白桦的畸变,是自己的目标之一。机会来了,在一处拍马踏水花处,白桦林正好,可能白桦多在山坳里,那里的白桦精力正旺,正好拍白桦畸变,时间关系,天气也不给力,感觉没有拍到惊喜,没有拍出那里白桦树的独特之美。不过拍到了,已是一个不小的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白桦树凭借自己的独特魅力,走进画家的笔端是水到渠成。不同的画家笔下,白桦气质有别,那是画家们生命轨迹不同,有了他们对于白桦不同的思考。俄罗斯著名油画家列维坦聚焦过白桦林,白桦也是本土作家王沂东画作的主角,不过是列维坦描述的是风景,王沂东关注的是白桦林中的人间烟火。</b></p><p class="ql-block"><b> 凝视俄罗斯著名油画家列维坦笔下的白桦林,仿佛我们的指尖先触到了俄罗斯秋日的温度。那不是灼烈的夏阳,也不是刺骨的冬寒,是滤过云层、裹着水汽的暖,像刚从麦田里收回的带有温度的麦穗,带着土地的柔软与时光的沉静,轻轻覆在每一寸画面上。</b></p><p class="ql-block"><b> 列维坦白桦林的油画,最动人的是林间的光。列维坦从不是直白地铺陈阳光,而是让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斑——那光斑不是规整的圆,是被枝叶剪碎的星子,有的落在腐叶上,有的映在浅浅的草色里,连阴影都带着暖意,没有一丝萧瑟的冷。没有飞鸟掠过,没有虫鸣聒噪,只有寂静在林间漫溢,像刚沏好的茶,热气缓缓升腾,把秋的从容与厚重都融在画作里面。</b></p><p class="ql-block"><b> 原来列维坦画的从不是“秋天”,而是秋光里的生命底色——落叶不是凋零,是树木把一年的养分还给土地;疏枝不是萧瑟,是枝干在为来年的新绿蓄力。当目光离开画布时,总觉得鼻尖还萦绕着松脂与湿润泥土的气息,仿佛刚刚从那片俄罗斯的白桦林里走出来,衣摆上还沾着秋日的阳光。</b></p><p class="ql-block"><b> 一代大师,用画笔,用颜料,用极致的光,把白桦的故事讲给我们,阴影里的“暖”,是画家人性里的暖,是画家向世人无言的呐喊。他让世人明白:落叶不是凋零,是在给土地充电,让土地再一次焕发生机,让下一季白桦的生命里多几分绚烂。</b></p><p class="ql-block"><b> 中国画家王沂东笔下的白桦林,和列维坦的油画自是不同。王沂东笔下的白桦林,总裹着一层胶东大地特有的温软,不像北国旷野那般凛冽,倒像邻家院落旁的寻常景致,藏着细碎的人间暖意。初见他的白桦林,目光会先被那片白桦吸引——树干不是纯粹的白,是揉了米黄与浅褐的柔和色泽,像被冬日暖阳晒透的棉絮,连表皮的纹路都带着细腻的温度。</b></p><p class="ql-block"><b> 王沂东油画里的白桦,枝叶的排布极见心思,不是密不透风的繁茂,也不是萧索的疏落,是恰到好处的舒展。叶片染着秋的颜色,却不似烈火般浓烈,是浅金与橘黄交织的柔和,阳光透过枝叶时,没有锋利的光斑,只在地面投下淡淡的、毛茸茸的影子,像撒了一把碎金。林下的草地还留着几分青绿,间或点缀着几株不知名的浅紫色小花,没有刻意的雕琢,倒像是风随手播下的生机,让这片白桦林多了几分烟火气。</b></p><p class="ql-block"><b> 最动人的是画里的“静”。没有风动的痕迹,没有鸟兽的踪迹,只有一片安然的沉寂。但这静不是空洞的,是藏着故事的——仿佛下一秒就会有穿着碎花布衫的姑娘提着竹篮走过,鞋底轻叩地面的声响会惊醒林间的光斑;又或是有老人坐在树根旁,慢悠悠地抽着烟,让烟圈在白桦树间轻轻散开。</b></p><p class="ql-block"><b> 王沂东把胶东的风土与人间的温情揉进油彩里,让那片白桦林不再是单纯的风景,更像一段能触摸到的岁月,温软地落在观者心上。</b></p><p class="ql-block"><b> 如果说列维坦的油画通过平凡景色展现自然诗意,融合个人情感与哲理沉思,被誉为俄罗斯风景画的革新者。那么王沂东的油画突出乡土主题,色彩对比强烈含蓄,造型严谨,色调沉稳,画作有厚重感和时代精神。</b></p><p class="ql-block"><b> 看来,人们喜欢美好事物的情愫是相同的,无论俄罗斯的列维坦,还是本土画家王沂东,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表现白桦、思考白桦、讴歌白桦,这是白桦的魅力所致。</b></p><p class="ql-block"><b> 有几年,秋天时去城郊的养老中心,都要去看看那里的白桦。一片小小的树林,白桦不过几十棵,虽然养老中心给予她们的生存空间有限,但是这一点不影响她们活下来的心情,她们深情拥抱那片土地,汲取向上的力量,把自己活成秋天里的一道风景。每次去那里,都要拍几张图片,或是在林中静静地伫立一会儿,那时更多的不是欣赏,而是在静静地思考生命历程,养老中心应该是生命旅程的最后驿站,怎么才能让晚年的生命里多几分生机?少几分衰败?我想那几十棵白桦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b> 如今有几年不去那里了,父亲走了以后,那里成了心痛的回忆,不去是刻意回避,而不是遗忘。</b></p><p class="ql-block"><b> “秋光凝处是魂栖”,这是我的心愿,相信那里的白桦树能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5.10.15</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