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在歌声中飞扬》——记成都蓉之声合唱团朱春生老师

天马行云

<p class="ql-block">《大爱在歌声中飞扬》</p><p class="ql-block">——记成都蓉之声合唱团朱春生老师</p><p class="ql-block"> 十月的蓉城,歌声与温暖同行。成都市第二十四届“为老送欢乐·文艺到基层”优秀文艺节目巡演,于10月17日在简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圆满落幕。这场为期两天的文艺盛宴,由成都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民政局指导,成都市老年人协会主办,青羊区与简阳市的老龄工作服务中心及老年协会共同承办。</p><p class="ql-block"> 在新声剧院的展演启动仪式上,来自全市的30支优秀艺术团队齐聚一堂,其中就有成都蓉之声合唱团的身影。他们先后登上青羊区新声剧场与简阳市人民艺术中心剧场的舞台,深情演绎混声合唱《雕花的马鞍》。</p><p class="ql-block">当旋律响起,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站在舞台中央,他就是朱春生老师——一手执指挥棒,一手托着手风琴。在他的指尖下,音符如清泉流淌;在他的指挥中,歌声似骏马奔腾。合唱团成员身着绚丽的蒙古族服饰,在朱老师的引领下,用饱满的和声描绘出草原的辽阔与深情。两场演出,掌声如潮,这不仅是对优美歌声的赞美,更是对朱春生老师艺术造诣的由衷敬佩。</p><p class="ql-block">朱春生老师,这位原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手风琴学会常务理事,虽已年过古稀,却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赤子之心。他的指法精准如初,和声流畅动人,情感细腻入微。在业界,他被誉为“合唱界的全能艺术家”——伴奏、指挥、编排,样样精通。</p><p class="ql-block"> 然而,比他的艺术成就更动人的,是他对合唱团无私的付出。在朱老师心中,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爱的传递。他用“心”教学,用“情”指导,将军旅生涯中铸就的严谨与执着,化作对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 排练《雕花的马鞍》时,朱老师逐字逐句地打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不足。青羊区新声剧院的舞台不规则,简阳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场地受限,这些困难在朱老师看来,都是可以克服的挑战。他利用彩排的每一分钟,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耐心指导团员调整站位、规范上下场、布置麦克风位置以改善发声效果。甚至在演出的间隙,他还在剧场的过道、旁边的停车场、大门的台阶上,或是街边的空地上,带着团员反复练习。</p><p class="ql-block"> “要把最好的表演带给观众”,这是朱老师常说的话。他背着沉重的手风琴穿梭在两个城市之间,汗水浸透了衣襟,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坚持,他总是微笑着说:“因为爱啊,对音乐的爱,对大家的爱。”</p><p class="ql-block"> 这份爱,在歌声中飞扬,在音符间流淌。它温暖了台下每一位观众,也点亮了台上每一位团员的心。朱春生老师用他古稀之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艺术情怀;用他无私的奉献,让大爱在歌声中永远飞扬。</p> <p class="ql-block">《七律·咏朱春生老师》</p><p class="ql-block">蓉城秋暖乐飞扬,耄耋琴肩谱锦章。</p><p class="ql-block">雕鞍声里传深情,指挥棒下展赤肠。</p><p class="ql-block">字斟句酌军魂在,精琢细磨雅韵长。</p><p class="ql-block">大爱无声侵岁月,心灯不灭映斜阳。</p> <p class="ql-block">彭天明:大爱华发人,事业永年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