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穿过那道写着“稻城亚丁”的金色门楼时,风从雪山的方向吹来,带着清冽的寒意和一种难以言说的庄严。旗帜在头顶猎猎作响,像是在迎接每一个踏入这片圣境的人。我站定片刻,抬头望向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峦,忽然觉得,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而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朝圣。</p> <p class="ql-block">雪山就那样静静地立着,披着终年不化的雪,像一位沉默的神祇。松林在山脚下铺展,绿得深沉而坚定,几座小小的藏式屋舍藏在林间,炊烟若有若无。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山中有寺,寺在云里”——这里的一切都不属于喧嚣,只属于风、雪和时间。</p> <p class="ql-block">一只猴子蹲在栏杆上,仰头望着天,阳光洒在它身上,毛发泛着金光。它不像在觅食,倒像是在发呆,或者也在看那连绵的雪山。我忍不住笑了,原来不只是人类才会被这景色震撼,连山里的生灵,也懂得停下来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四个人并肩站着,手里都端着相机,镜头齐刷刷对准远方的雪峰。他们穿得五颜六色,像从画里跳出来的音符。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笑容被镀上了一层暖意。我悄悄走近,听见其中一人轻声说:“这地方,真的像梦一样。”</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蜿蜒向前,伸向森林深处。四位游客停在半途,仰头拍天,低头拍树,转身又拍彼此。他们的笑声在山间回荡,却一点也不显得吵闹,反倒像是这寂静山林里最自然的声响。蓝天、雪山、森林,还有这些被美景点亮的脸,一切都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雪峰前竖起大拇指,有人挥手欢呼,像是要把这份激动传递给整座山。我也忍不住举起手,不是为了拍照,而是想用这个动作告诉远方的雪山:我来了,带着满心的敬畏与欢喜。</p> <p class="ql-block">一片红得耀眼的灌木丛在阳光下燃烧,枝条交错,像是大地写给秋天的情书。枯枝和残雪还留在角落,可那抹红却倔强地宣告着生命的热烈。我蹲下身,伸手轻触叶片,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这是秋日最后的倔强,也是高原最动人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溪水潺潺流过岩石,水边立着一尊小小的佛像,面容安详。积雪在不远处静静融化,秋意藏在每一片泛黄的叶子上。我站在这里,听水声,听风声,也听见了内心的安静。</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的冲古寺,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颗落在人间的星辰。红窗、金饰、蓝天下的一抹白,美得不真实。森林环抱着它,仿佛千百年来,它一直在这里,等一个愿意停下脚步的人。</p> <p class="ql-block">冲古寺的介绍牌立在路边,中藏双语静静讲述着它的过往。我没有细读每一个字,但那些历史的重量,早已融在风里、阳光里、还有脚下这片土地的呼吸中。</p> <p class="ql-block">那座白墙红窗的藏式建筑,像从画中走出的宫殿。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森林在四周低语,山峦在远处守望。我站在它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渺小得像一粒尘埃,却又被这片壮美温柔地托起。</p> <p class="ql-block">雪山之下,冲古寺群错落有致,金顶红窗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游客们沿着小径漫步,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绿树成荫,风过经幡,我忽然觉得,这里不是景点,而是一首写给自然的诗。</p> <p class="ql-block">冲古寺有着圆顶和多层檐角,白墙映着蓝天,红黄装饰如火焰般跳跃。它不张扬,却无法被忽视。周围的树木静静守护,仿佛它们也懂得,有些美,是用来仰望的。</p> <p class="ql-block">建筑旁,经幡在风中飘舞,颜色鲜亮,像是天空落下的彩虹。大树苍劲,雪山静默,游客走过,身影被阳光拉长。这一刻,人、自然、信仰,悄然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我仰头看那藏式屋顶的金饰,曲线优美,工艺精巧。阳光照在上面,金光跳跃,像是神明在眨眼。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凝固的信仰,一段被阳光照亮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洁白的墙,金色的顶,红色的装饰,在蓝天的映衬下,庄严得让人想合掌。这里的每一寸色彩,都像是从信仰里长出来的,带着温度,也带着重量。</p> <p class="ql-block">冲古寺的金顶在阳光下耀眼夺目,雕刻繁复而神圣。门前那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与远处的山脉相望。几个人在门前走过,身影被阳光勾勒成剪影。庄严与生机,在这里奇妙地共存。</p> <p class="ql-block">冲古寺静静矗立,红旗飘扬,蓝天无云。几位游客站在门前,仰头望着,久久不动。我猜,他们和我一样,不是在看一座建筑,而是在感受一种来自山野深处的宁静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森林深处,一条经幡横过小径,红、蓝、黄、白在风中翻飞。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像是大地在低语。我走过时,脚步不自觉地放轻——有些地方,连呼吸都该带着敬意。</p> <p class="ql-block">标牌上写着“仙乃日”,藏文与中文并列,指向那座巍峨的雪峰。地形图刻在木板上,像是一张通往神山的地图。我抬头望向那座山,它沉默着,却仿佛在回应。</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木制指示牌指向远方,背景是连绵的山脉与红叶点缀的山坡。雪山在阳光下闪耀,像是某种召唤。我顺着它指的方向走去,不是因为知道终点,而是因为相信——走下去,总会遇见更多美。</p> <p class="ql-block">仙乃日雪山在蓝天下巍然耸立,积雪闪着光,山脚下的树木随风轻摇,色彩斑斓。阳光洒满山谷,整座山像被点亮了一般。我站在观景台上,忽然觉得,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树冠层层叠叠,阳光穿过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树影婆娑,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我静静地站着,听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像一首无人演奏的森林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雪山静静矗立,森林在山脚铺展,绿黄交织。蓝天如洗,白云悠悠。我深吸一口气,空气清冷而纯净,像是能把肺里的尘埃都洗去。</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雪峰上,光芒耀眼。山脚下,森林郁郁葱葱,色彩丰富得像打翻的调色盘。我站在山前,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跋山涉水,只为看一眼这样的风景——因为它能让人重新相信,世界还有纯粹的美。</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山林,黄绿交织,枝叶间透出温暖的光。前景的树枝伸展出来,像是在邀请我走进这幅画。雪山在远处静默,阳光洒在山间,一切都那么安静,又那么生动。</p> <p class="ql-block">雪山纯净得像梦境,山顶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裸露的岩石与稀疏的植被诉说着高原的荒凉,却也透出一种神圣的静谧。我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天地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站在观景台上,背对镜头,双臂张开,像要拥抱整座雪山。他站在河流旁,森林环绕,雪山在阳光下壮丽无比。我远远看着,忽然也想那样站一会儿——不说话,不拍照,只是张开双臂,把这片天地拥入怀中。</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雪山前,双臂张开,阳光洒在脸上。他背后是雪峰与森林,蓝天如洗。那一刻,他不是在拍照,而是在感受——感受风,感受光,感受自己在这片壮丽中的渺小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他手持相机,专注地拍摄雪山。红衣在秋色中格外醒目,太阳镜和帽子挡不住他眼中的光。我知道,他拍的不只是风景,更是那一刻心动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他站在观景台上,右手抬起,指向远方的雪峰。金属栏杆映着阳光,森林在四周静立。他不说话,但那个动作已经说明一切:看,那就是我们跋涉千里要见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猴子很历害,会抢食游客手中的食物及塑料袋,我在吃香蕉,它从椅子后面冲上来抢,没抢到,后来我把香蕉皮丢到垃圾箱里,它又冲到垃圾箱把香蕉皮里剩余的一点点也吃了,今天总算领教了猴子的历害了。</p> <p class="ql-block">卓玛拉措又名珍珠海</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候的冲天寺</p> <p class="ql-block">夏诺多吉雪山,原本想在平台上拍夏诺多吉雪山的晚霞日落金顶,但因要赶景区下山交通车,下山也要行驶50分钟,而且都是盘山公路连续的弯道,到了山下已经天黑了。</p> <p class="ql-block"> 17日的行程如图所示,是个短线,海拔在4000米左右,从景交车下来都是徒步走路的,也没有吸氧气,走走停停,看看拍拍照,也还算经受了考验,明天还有更美的景色等待着我们,五色海及牛奶海,海拔在4500米–4700米,而且会有"高反"都是徒步往返要10多公里,但也只能够量力而行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云墨艺术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