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都说年纪大了爱怀旧,现在的我就是一个爱怀旧的老人。我怀念小时候的生活;怀念被岁月淹没的母校和老师;怀念我家门前奔腾不息的小河;怀念唱着欢歌,穿森林过小河来到水运堆头的小火车;还怀念录进岁月里的那些好声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我爱听、爱模仿“磨剪子嘞——锵菜刀——”的吆喝声。只要磨刀人在工区吆喝,多远我都能听见。我喜欢跟着也来上一嗓子,声调高亢,尾音拖得长长的,直至拖得喘不过气来。喊过后就好像浑身有了力量,哪哪都舒服,走路也脚下生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要是我们家想要磨刀,外婆就寻着激昂的吆喝声,对着那个方向大声喊道:“诶——磨刀的!”工区不大,磨刀师傅听得这声“磨刀的”,他扛着个专用板凳熟门熟路,不用五分钟就来到我家厨房门口。我便屁颠屁颠地把外婆准备好要磨的菜刀、剪刀拿到磨刀人身边,放在他的板凳旁,转身回厨房舀上满满一水舀水,小心翼翼走出来,倒在磨刀人从包里拿出来的大罐子里,供他磨刀用。这个流程我也是轻车熟路,做得娴熟地道。爱表现的我就乐意在磨刀人身边忙活,做他的小助手感觉特别好,能被磨刀人“重用”,自认为是自己长大了,会干不少活,很自豪。</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要是碰上饭点,外婆总会盛上一大碗饭,上面盖着几样配菜,叫我端给磨刀人吃。磨刀人不肯接,外婆会说:“干活人不吃饭怎么行?”我也跟着外婆劝他吃。磨刀人两手在身上正反面来回抹几下,接过碗去,低头便大口吃起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磨剪子嘞——锵菜刀——”我已经好多年没听到这种吆喝声了,我很想再亮开嗓子喊上一声,把尾音拖得长长的。可是环境变了,我也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想喊却不敢像从前那样无拘无束大声地喊出来。我只能放弃这个想法,把这些被时代抛在身后的“好声音”,把当年的自己,用文字写下来,以表我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之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童年时的“好声音”又何止这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冰棒,冰棒,卖——冰棒!”最是诱人了。那时我们口袋里没有钱,能买冰棒吃的时候极少,但我只要听到这个吆喝声,再酷热的夏天心里也会觉得清清凉凉的,很舒服。好像“冰棒”能随着那声声吆喝穿过空间钻进我的心里,也许是有“冰棒”的条件反射吧,我心里的清凉感满满。这时我还会跟着小朋友们很有节奏地接上一句:“冰棒,冰棒,没有钱怎么办?你一半,我一半。”我们边拍手,嘴里边念着,快乐的时刻就在自己的蹦跳中,和嘴里说的“快板书”里荡漾开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还有就是那卖货郎手指间夹着的小锤和小铁板的撞击声“叮叮叩,叮叮叩”,那“短平快”清脆悦耳的声音,跳跃着传入我的耳朵,就像山间清流唱着歌飞奔而下,好听极了。卖货郎不用吆喝,只需挑着担子在工区边走边敲着手里的“小道具”,发出“叮叮叩,叮叮叩”的声音,小朋友们就会闻声而动,兴高采烈地拿出家里积攒多时牙膏皮、破塑料鞋、鸭毛等去货郎担前换糖吃。有的大人也会前来换橡皮筋、头绳或针线什么的。这个时候,整个工区像被“叮叮叩”的声音给唤醒,不管有没有交易,大人孩子都会欢天喜地出来凑热闹,像过节一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卖货郎见有人出来,就找块空地,放下肩上的货郎担,收好扁担,然后把两个货担子拉拢在一起,开始了他繁忙的生意。这会儿那块铁片和小锤子在卖货郎手里摇身变成敲麦芽糖的工具。小朋友来换糖时,他轻轻掀起盖在糖上的白布一角,露出一小部分麦芽糖来。卖货郎把铁片竖起,宽宽的刀口对着糖,同时小锤子“叮叮叮叮”敲几下刀片,一块麦芽糖就顺势裂开,歪倒在一旁。小朋友立马拿上糖,开心地离开,去一边慢慢享用他的人间美味……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这样的“叮叮叩”声音小朋友怎么不喜欢?它就像强大的兴奋剂会让孩子们高兴一整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记忆里的“好声音”还有:爆米花最后拉盖时一声“轰”响,炸开了我们等待已久的爆米花,也炸开了我们最期待的吃爆米花时刻;水田里,耕田农民手扶犁耙,嘴里吆喝着“呦呦吼”赶牛往前行的翁声翁气的声音里,犁出了丰收,犁出了希望;我家门前一列列森林小火车轰隆隆地来回穿梭,把木材运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又轰隆隆地载回了全场职工家属最美好的生活……岁月里这些声音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有声有色,鲜活多彩。在我心里它们都是“中国好声音”,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好声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b><b style="font-size:20px;">被录进岁月里好声音,我随时可以打开来听听,或曲折婉转,或高亢嘹亮,或裹着浓郁情调,或充满人间烟火,每一曲都会令我陶醉,每一曲都会让我浮想联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网 络(致谢原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酷狗音乐《中国娃》</p>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