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福建省宁化县淮土镇凤凰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宁化红军长征出发标志地,也是长征4个出发地中路途最远的一个。为追寻红色记忆,我们走进了</span>凤凰山这个当年红星闪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宁化县地处福建西部、闽赣两省交界中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和战略支撑点。当年,宁化这个只有13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有据可查的就有13777人参加了红军,并有6000多人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58人。全县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多达6600余人,其中凤凰山所在淮土镇在册烈士544名。凤凰山村为革命也作出了贡献<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全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100多人参加了长征,在册烈士</span>21名,很多人成了无名英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期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福建清流、归化(今明溪县)、宁化时,曾多次驻扎于凤凰山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凤凰山现保存有红军街、朱德演讲旧址、红军井、</span>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部旧址、红四军看病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列宁小学等众多革命遗址。这些遗址组成了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不仅留下了中央红军的活动印迹,而且见证了凤凰山人民支援革命的光荣历史。 </span>该村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凤凰山“红军街”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红军街原来叫凤山街,始建于明末清初,长约千米、宽约4米,沿街两侧现存59栋土木结构传统建筑。这里是当年红军购买食物和物品的主要场所,也是联系群众最多的地方。红军在凤凰山扎营时,街道两边百姓每晚都会将自家门板拆下借给红军当床板,每天一早,红军战士就把门板给各家各户上好,扎好垫睡的稻草,并把地上打扫干净。</p> <p class="ql-block"> 图为美术作品:红军在清理街面和上门板。</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军街的尽头,沿着台阶上山就是红军烈士纪念碑处。</p> <p class="ql-block"> 耸立在山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红军烈士墓,现仅有张绍尧有姓名,其余都是无名烈士。</p> <p class="ql-block"> 在红军的指导和帮助下,凤凰山开展建党建政、建立地方武装、分田分地工作。先后建立了凤凰山革命委员会和乡苏维埃政府,组建凤凰山游击队。图为凤凰山乡(现为村)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 当时凤凰山乡党、团支部全体党团员集体加入红军,涌现出许多母送子、妻送夫,兄弟父子齐参军的动人场景,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登报赞扬。图为苏维埃政府旧址内的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 朱德凤凰山演讲旧址。</p> <p class="ql-block"> 当时,红军在村中央五通庙大坪旁的樟树下召开群众大会,朱德军长亲自站在一条长板凳上讲话,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如今,见证朱德军长演讲的那棵古樟树已有400多年,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红军井。这口水井原叫“蛇岭井”,深不足1米,井面坑洼不平,来挑井水的村民一不小心便会摔倒。红军进驻后苦战几天,把旧小方井挖深扩大了好几倍,成了一口又大又深、井面平整的大圆井,从此,军民共饮此井水,当地村民也把这口井称为“红军井”。</p> <p class="ql-block"> 这座砖木结构、窗户镶着“囍”字的老房子,是当年“红军看病所”旧址。屋内还有红军留下的标语“焚烧田契债约”,外墙上还有一条写着“贫民看病不要钱”。</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军兴办的凤凰山列宁小学,当时设置国语、算术、劳作、体育等课程,让老百姓获得受教育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苏区日益缩小。10月上旬,红3军团第4师、红1军团第15师(即少共国际师)等主力部队奉命陆续撤退至石城南部和宁化的凤凰山一带,红4师师部设在凤凰山街松竹居,先后集中的部队有1.4万人,约占中央主力红军总兵力的16%,随后从凤凰山出发,经江西石城、瑞金向于都方向集结, 开始踏上长征之路。</p> <p class="ql-block"> 村里人说,老一辈曾讲述,红军在凤凰山集结时,凤凰山老街及周围山坡、赤岭、梨树、大王等村庄许多民房和祠堂庙宇都住满了红军队伍,红旗漫卷,军号嘹亮。出发前,红军战士们忙着上门板、捆稻草、打扫房屋、送还借物;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炒好的黄豆、晒好的地瓜干为红军送行。</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朱德演讲处山坡旁的石刻,反映了当年群众与红军依依惜别的情景。大家没有想到,这次红军离开,日后会成为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凤凰山也成为了红军长征最远出发地。</p> <p class="ql-block"> 为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军精神,当地在凤凰山上建起了长征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耸立在凤凰山山顶的军号嘹亮雕塑。</p> <p class="ql-block"> 长征是中华民族开始崛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起点。凤凰山作为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将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p> <p class="ql-block"> 如今“红军万岁”四个大字, 依旧在凤凰山红军街头的门楼上熠熠生辉。在这凤凰飞起、涅槃重生的地方,那些红星闪耀的岁月、红色的基因与记忆,也必将永远被铭记与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