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老琴伙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绫子 10/17/25 周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学习钢琴网课第九周。忽然觉得在音乐里,自己重见光明,耳聪目明。 上次我说“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知道了弹琴的秘密在于对手指的控制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练琴对大脑手眼协调合作能力的增强是极其重要的训练。现在还应该加上耳朵听力。对于音乐来说,我之前就是个聋子,就像文盲看书,“狗看星星一片明”。听音乐只能听出个“好听”。就像吃东西只能吃出个“能吃“和“不能吃”的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有一天,我开车时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音乐。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这些音乐。但这次忽然觉得音乐异常“清晰”。每个音符,每个小节,每个乐句,每个节奏,每个强弱变化,每个乐器的加入或退出,或交替演奏,都是如此“清晰”。我从来没有用这样的音乐耳朵听力听过音乐。我的耳朵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敏感度有了巨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从开始追求音色强弱变化以来,懂得了,同样一个键,用不同的力量,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触键位置,不同的触键角度去“弹”,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所以要不停地试,找出自己想要的那个音色。这些不同音色之间的差别是细微的,我之前是绝对听不出来的。现在音乐听力提高了,如果音乐听力也有“度数表”,我目前已经刚刚走出了耳聋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听力水平大涨,我才知道了我的旧钢琴的“机械”残缺在哪里。比如,我的中音C往上一个八度的C, 这是一个太常用的键,以前只用一种方式弹它,没有发现异常。现在我有了十种不同方法“按”它,才知道有时它会没音不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油管上的老师说“……你回去试试你自己的琴,找出琴的特点(或缺点)……” 我才意识到,哪怕是同一个牌子的新琴也不可能完全都有一模一样的音色。所以要了解自己的琴,就像骑手了解自己的马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钢琴给你下的“坑”,除了“没音不响”之外,还会“太响”!!我有个低音键,就是轻轻弹,它也会声音很大。我不得不特别特别轻地弹它,才会不引起批改作业的老师的注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有一个低音黑键,真正像“三套车”里“我那匹可怜的老马”,第一次弹它,它响。再弹就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就根本不响了。歇一会儿,再弹,又可以苟延残喘地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我练习强弱演奏后获得的巨大收获。现在我才知道以前我弹的琴就是一匹死马。现在我才逐渐真正认识了我的老琴伙伴。</p>